網頁

2013年9月9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訓練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可以從哪裡開始呢?


(Photo via Michael Bentley, That Was My Angry Face, http://flic.kr/p/dv38kC, CC License)

小明讀中班時(對!又是小明,他真的是筆者的好朋友)常常出現下面幾個情況:玩遊戲不認輸、排隊一定要第一個、想要吃布丁的時候就一定要,沒得商量,要他等個五分鐘就像是世界末日來臨一樣,哭得很崩潰(讓大人聽得也很崩潰),隔壁鄰居聽到搞不好想打113了…希望這樣的情形沒有出現在你們家的寶貝身上。


常常聽家長問到類似上述的情形,小朋友常常生氣大哭,哭點很低,哭起來又很強烈,這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造成困擾,大家都想知道這該怎麼辦。就筆者而言,要分析這種行為模式背後的成因,可能得和家長坐下來談個把個鐘頭,從氣質因素、健康因素開始確認,一直要談到身邊主要照顧者和孩子的互動模式、手足互動模式等等。所以,若是下面的建議各位讀者用來不管用的話,必定有些因素是我們尚未完整觸及之處,還是建議要尋求專業臨床心理師的諮詢。同樣地,若是在讀過有關親子、教養之類的書籍後,認為書上的建議不管用,也是一樣需要進一步諮詢。

一般要訓練孩子的挫折忍受力,最簡單的起點,不妨由訓練「等待」開始。為什麼呢?以下是我的理由:
一、生活中出現等待的機會很多,所以,所以訓練的次數很充足。例如:輪流玩一個玩具要等、想看的卡通還沒播出要等、想吃布丁自己撕不開也要等父母去撕…
二、「拗」孩子的程度是很容易操作的,你要拗很大就讓他等半天、等一兩個小時,要拗小一點就是等個五分鐘、十分鐘,想拗多大就等多久!拗的程度可以靈活決定。若是在別的事情上面拗,例如:小孩說要玩X-box,你可能得決定要不要給他玩,只能選「要給」和「不要給」彈性較少,而且,玩了以後又要決定給他玩多少時間,或是要面臨收起來不是那麼容易收的問題。
三、用等待的時間來進行操作時,你很容易定出起點、最終目標、中間目標。就算再沒有耐心的小孩,從半分鐘、一分鐘開始也是一個起點,若你希望他可以等一個小時,那麼等五分鐘、十分鐘、三十分鐘等等,都是中間的目標,可以像爬樓梯一樣一階一階的攻克。孩子或是家長都可以受惠於低階目標(如:等一分鐘、五分鐘)的成功經驗,有了成功經驗或是成就感後,再挑戰難一點的目標就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的事。

當然,等待時不妨搭配「分心」的策略,教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上,不要一直專注著「我在等~我在等~」的念頭(君不見,大人等公車者,有幾人猛盯著手錶瞧,還不是一個個低頭在猛滑手機!一直盯著手錶瞧自然會多焦躁幾分)。例如:如果孩子要我手上的ipad,我會告訴孩子「再等十五分鐘就給你玩,你可以先去玩玩具,時間到了我會叫你!」


試試看吧!至於該不該讓幼兒或學齡兒童玩平板電腦呢?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改天再聊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