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沒有「不」的一天


小學一年級的小明是這樣子度過他的星期一:早上起床起不來,媽媽說: 「不要再賴床了,快點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勉強地走到客廳坐在沙發上,媽媽說:「不要坐在那邊不動,快點去刷牙!」。好不容易終於盥洗完成坐上餐桌吃早餐,小明一口一口的吃著,媽媽說:「不要慢吞吞的,快來不及了!」。終於所有的事情都弄好,小明要出門上學了,媽媽說:「不要忘記帶東西!還有還有~作業不要忘記交喔」。在學校的情形我們就先略過......放學回家後,小明把書包一丟就迫不及待的跟媽媽講話,媽媽說:「不要講了,趕快去洗手、書包放好!」。過了一會,小明拿起戰鬥陀螺在客廳玩,媽媽說:「不要在那邊玩,你的功課咧?」。媽媽忙完煮飯的事情,走進小明的房間一看,果然,小明功課寫到一半拿起他最愛的歷史漫畫在那邊看,媽媽說:「不要看漫畫!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後來到了要洗澡的時候,小明坐在客廳眼睛一直盯著漫畫,媽媽說:「不要再看了,怎麼一直拖拖拉拉的!」。這一天過到這裡,媽媽總共說了8次「不」,如果我願意寫的再仔細一點不知道會講幾次「不」?

當然,小明有些的行為的確是不太對,需要家長去提醒或指正,可是回頭想想,我們如果一天到晚被人家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即使自己有錯在先,應該還是會覺得很悶吧!雖然知道自己有錯,雖然知道對方是好意的,但是,總還是會想要顧及一下下自己的自尊吧!

讓我們回頭來分析一下,小明媽媽以「不」當開頭的指令都是在禁止小明做某件事情,但用意僅僅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看到在有的指令後面媽媽加入了要求他去做的事情,這樣做是很棒的。在公共場所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在對孩子下指令,例如:不要亂跑、不要摸、不要把手放進嘴巴、不要吵了……(這可以是很長的一條接龍)。的確,當孩子的行為不適當的時候,在情急之下我們脫口而出的指令常常都是一種禁止,而這往往也會產生立即的效果(對一般孩子而言),不過,效果大多是短暫的。通常過不了多久,我就會聽到同一位家長又在對同一個孩子重複同一個指令。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孩子的行為通常都有他的動機,若是這個動機不能被滿足或轉移的話,那麼我們的禁止指令通常到後來效果會很差,相信不少家長都和我有類似的經驗。那麼應該怎麼做呢?簡單來說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

1.首先,分析孩子這麼做的動機為何?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總要先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才知道要怎麼停下他目前的行為。例如:太無聊了、累了、覺得這裡不好玩。說不定分析到後來,我們會發現問題並不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我們大人準備得不夠充分(可參考第3點的例子)。

2.建議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請孩子去做其他什麼事情都好!例如:在參加喜宴的場合,孩子吃飽了以後就想要到處亂走(因為坐在那邊很無聊!),而我們並不期待他這樣做,於是我們建議他:「只要別亂跑,做別的事都可以」,結果他去看飯店的水族箱,還試圖伸手去撈魚。這個建議方式的風險就在於孩子服從了我們的要求,但他卻自行發展出其他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可能也是不能做的。優點則是在於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讓他自己來做決定,這樣子服從的可能性比較高,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安全的、掌握度比較高的、封閉性比較高的環境也許可以這麼做,例如:家裡。

3.建議孩子去做一個不相容的事情:採取這個做法時,下命令的大人就要多多動腦筋了!例如:孩子要亂跑時,我們說:「來來來,過來看這個,好好玩哦!」,孩子過來看的時候當然就沒有在亂跑。這個方式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比較確定孩子會做什麼,孩子也明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缺點就在於我們必須要當場能準確的分析,並且提出一個孩子會接納的建議,有時我們甚至得預期孩子在場合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以利我們做好準備,例如:預期孩子吃飽後會想要到處亂跑,所以,就準備了他最愛的故事書或是繪圖用品,當他在吃飽後想要到處亂跑時,我們就可以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建議,讓他服從了我們的建議,也就避免了不當行為的發生。

4.向孩子分析為什麼他原來的行動是不恰當的,以及接受我們的建議會有什麼好處:在孩子提出要求後,我們可以先反映孩子的想法,再提出我們的建議以及理由是什麼,例如:這樣做也是做他愛做的事、這樣做比較不會吵到別人。

整體而言,第1點是一定要做,至於,接下來要採取2或3就要看看現場的情況來決定,第4點就要看孩子的語言發展和智能發展如何,越成熟的孩子我們說明的理由當然就可以愈詳細些。最後,若是他真的採取我們的建議,也做出了合宜的行為,我們當然要儘量鼓勵他,促進正向行為的再次發生。簡言之:

當孩子的行為不當時,『先猜猜他的想法,然後告訴他該做什麼比較好,當他真的做好了,請多多鼓勵他(沒有實質鼓勵,至少也口頭鼓勵)』,別再一味地「不~不~不~」。如果運用得好,你可能整天下來都不需要講一個「不」字哦!有沒有人想要挑戰整天不對孩子講一個「不」,卻又能有效指正他的行為呢?

ps.孩子一再違反規定也可能是某些問題的徵兆,若有所疑問請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

2013年10月25日 星期五

【好眠心運動】29夜_弦外之音:請幫幫我



在心理治療中個案常見以下的疑問:

「心理師,你有失眠過嗎?」
「心理師,你也會心情低落嗎?」
……等


有時甚至是帶著抱怨的口吻:

「我看你都不會失眠啦,應該不懂我們失眠人的痛苦」
「你又沒有憂鬱過,應該體會不了我的心情」
……等


      在一般的日常生活的對話中,你我也許都會遇到上次情況,大多時候人們都急於回答這些問題,而落於表面的問與答中,如:『我當然也會失眠』、『我也會有壓力,像是上次發生……事情』,帶有技巧性的回答會把層次拉到普同性的觀點來回答,如:『我也是一般人,當然也會失眠、會心情不好』。
      這樣直接的問與答並沒有不好,但可以會被拘泥在淺層一問一答中間,也可能會忽略對方的內心話,其實求助者這些疑問中常常都有更多真正的想法與感覺,心理師今天來教你從以下兩個思維去「聽」出話裡的弦音~

[渴望被同理]

我們拿「心理師,你有失眠過嗎?」這個問題當例子來說明,其實詢問者並不是一定要知道你有沒有失眠的解答,因為這個答案對詢問者沒有太多實質的協助,他們通常重點是希望你知道失眠的「感受」,所以會希望你也曾有相同感受,把你拉在同一國裡,目的是期望你可以更「同理」他們。所以你要做的是展現也執行出你的“關懷及同理心”,可以讓詢問者瞭解『我可以懂你正面臨困境、感覺痛苦』!這樣一來,一定可以比直接與對方一問一答更回應進對方內心裡,有時甚至對方自己都忽略已久了渴望被同理的內心世界。


[請幫幫我]

      此外,當對方提出更多的疑問或是抱怨時,如:「你又不是我,你不懂啦!」,其實這般的情緒背後,可能透露更多的挫折、無奈及失敗經驗,對方可能正在透露出『可以的話,請幫幫我』的訊息。所以,你可以邀請對方多談談這些負向情緒,在你能力範圍允許的情況下,陪他一起經歷、陪他一同哭,但身為一個家人或朋友,有時礙於關係,可以幫上的忙有限,但也不要因此沮喪,能夠做到「不帶批判地去傾聽」就已經是一個大忙了,當然此外,你更可以陪她去尋求專業協助,如各大醫院精神科、心理師等等。


      這樣的“期待被同理”及“得到幫助”,不只適用於個案對治療師、病人與醫師,也常見於親密伴侶、重要家人、同事、朋友之間也是一樣會出現,所以下次當你又遇到類似的問題或是抱怨時,在直接給解答與回應前,提醒自己停一下,來真正聽聽對方想表達的情緒是什麼,想想對方是不是遇到了什麼困難需要你的同理,其實文句背後透露的是向你求救的訊號呢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識說心語】憂鬱的人際互動模式





最近在門診中有位個案,原本性格外向、人緣好,卻在第一次憂鬱症發作後,因為反覆不斷對朋友訴說自己的憂鬱心情,導致許多朋友逐漸疏遠,而感受到加倍的孤立與受排斥。 

她試著透過其他朋友幫自己詢問:「為何本來無話不談的好友,現在連打招呼都不願意?」那位疏遠她的好友間接表示,當一直聽到重複的內容時,她實在不知道如何繼續幫忙下去。

這樣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也讓我想起憂鬱心理病理中,一個複雜卻貼近現象的人際互動取向模式。

以下內容,在經過原作者同意後,修改自其論文*
學者Coyne1976年提出,憂鬱個體的一個主要疑問,便是要確認「他人是否認為我是個有價值、可接納的人?」;然而即使他人提供了保證,個體仍會繼續懷疑:「這是他們真實一致的態度,抑或不過是被我引發的反應?」

這兩個問題都不易確認,特別是後者,更需要在長期人際互動中釐清。但無論是因為不願意且/或無法忍受回答此問題所需的漫長時間,憂鬱個體有意無意地以自己的症狀尋求經常、重複的回饋,令他人持續提供同情與再保證;如此一來,憂鬱個體便得以檢驗自己的價值與可被接納性,並增加在關係中的安全感。 

對周遭他人來說,看見憂鬱症狀的固執和重複,難免感到不可理解與嫌惡;但憂鬱個體呈現的憂傷與痛苦,卻能強而有力地壓抑他人(暫時)不表現出厭煩與敵意,甚至引發他人的罪惡感。因此,周遭的人也會有意無意地,以再保證、支持、否認等方式,試圖減少憂鬱個體的症狀表現,並緩和內心的罪惡感。

然而,他人如此的反應方式可能逐漸產生口頭內容和情感品質間的落差(心口不一),這樣的落差讓憂鬱個體的猜疑提高,他可能開始認為:「我不是真的被接納,我無法得到關係維持的保證」。為了緩和內在漸增的不安全感,憂鬱個體只好強化原有行為——表現更多症狀,以獲得更多保證。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周遭他人便可能真的因「超過限度」而減少與憂鬱個體的互動,甚至離去。屆時,憂鬱個體極可能將面臨另一個隱憂:突然瓦解的社交圈及頓然失去他人的支持與確認。

果若如此,新產生的孤獨、被排斥甚至絕望,又將促使憂鬱個體表現出更多症狀。於是,由症狀為起點,此互動再次往復循環發展,最後,雙方各自運用的人際策略成為維持系統的力量,一個相互操縱的自我維持模式(self-maintaining pattern of mutual manip­ulation)於焉產生。
 
憂鬱個體的「尋求確認」轉為多疑、苛刻與拒絕相信;周遭他人的「回饋保證」竟減少了信任感、增加了不安全感。弔詭的是,雙方原來的目標都是「使憂鬱個體獲得接納與確認價值」,互動後雙方卻離目標越來越遠;彷如武俠小說中經常描述的內力比拼:誰先放棄,誰就要承擔一切後果。

--------
當我在門診對這位個案溝通並描述這樣的人際模式時,她幾乎是點頭如搗蒜,以一種深被瞭解的表情,肯定這就是發生在她身上的狀況。然而,緊接著她就問我:「那……我該怎麼辦呢?」

老實說,目前的研究,並沒有很清楚的找到什麼才是最有效的辦法;畢竟,會有這樣的模式,是人性。所以我告訴她:「其實,能夠『覺察』自己這樣的模式,就是很好的開始。當妳能夠看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重複出現的模式,並清楚看到它對妳的影響時,有時就足以讓妳產生改變。」

當然,如果她還能夠提醒自己,在想要尋求再保證時,採取些許不同的行為(例如刻意「命名」出自己的需求,並告訴朋友「我又想尋求再保證了」),相信也會有機會,打破原有的人際循環。

憂鬱具有生理、心理、社會多種可能成因,這個人際互動模式不在於探討憂鬱是如何「發生」的,而是探討「已經憂鬱的人」,如何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維持/增強其自身的憂鬱。如果你/妳身邊也有憂鬱的病人,也許幫助她與自己認清這樣的模式,便有機會避免憂鬱的持續與惡化!

*黃天豪、陳淑惠(2012)。尋求再保證:憂鬱的人際互動模式與中文版尋求再保證量表之編製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4(2)133-148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看重學業!看重才藝!EQ要不要也補習一下呢?

(Photo via nedradio, readig to the kids,http://flic.kr/p/64w9xb, CC License)
筆者身為兒童臨床心理師常常在醫院接觸不同年齡層的兒童或青少年,也會受到縣政府的邀請以專業團隊的身分到鄉間服務。筆者發現不管在郊區還是市區,只要是學校的旁邊,一定是安親班、補習班、才藝班林立。不知曾幾何時,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繁重的學業以外,才藝和補習似乎也變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不過,我今天並不是要來討論教改的問題?這是很大的題目,每個家長應該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當筆者到一般幼兒園去演講時常常接到家長的詢問,問題大多是偏向智育方面的學習,例如:什麼時候開始學英文是最有利的?怎麼樣讓孩子學習得更有效率?需不需要早點開始學數學?回到醫院裡,筆者甚至會聽到更進一步的問題,例如:我的孩子可以念資優班嗎?我的孩子可以跳級嗎?不論孩子的資質如何,的確是滿多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表現是非常在意的,在家長的教導和細心安排之下,孩子的學習表現也真的能累積出一定的成果。

不過,若是有機會和孩子好好的談一談,會發現有些孩子他們對於知識性或是事實的陳述非常的厲害,但是對於自己的情緒或想法講起來就沒有這麼精彩了,提出批判是最會的,講講他的想法也還可以(不過已經相對弱了不少),講到抽象的感覺則更是困難,尤其是小男生。這樣有什麼問題嗎?平常當然沒有,但是,若真有些不好的感覺時就不是這樣了。

舉個例來說,筆者曾接觸過不少能力沒有問題的孩子,卻因為過於的焦慮讓家長非常的擔心,他們表現焦慮的方式不太平常,例如:突然的爆怒、咬到剩下短的很誇張的指甲、拒絕去上學。當然,除了焦慮以外還有其他的負向情緒也會讓孩子怪怪的,像是過度的緊張、失望、難過、情緒上的傷害。

這樣的情緒反應通常都是漸進的,並不會一下子就非常的嚴重,而家長在問題的早期通常也是有所警覺,也會主動關心,但是,孩子往往可能說的是「還好」、「沒什麼」或者是「我說不出來」。今天我先假設「這群孩子是想講但是卻講不出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親子相處的問題造成孩子拒絕去表達自己,不過,這個主題也很大,改天再另外討論了。

讓我們回到孩子學說話的最初,通常我們要學會一個名詞,需要具體看到這個東西,然後,有人告訴他這個是唸做什麼,但是,我們要怎麼學會躲在腦子裡面看也看不到的感覺和想法呢?

以下是幾個簡單的做法:

第一點,陪孩子一起看童書或卡通。一邊看,我們通常會問孩子問題,因為我們會想確定他有沒有認真在看或是他有沒有看懂。通常,問題大多會侷限在一些事實或是細節上的詢問。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加入對人物的情緒和想法的關心,例如:故事中的農夫現在怎麼了?也許孩子會回到事實層次上的答案(像是:斧頭掉了),我們可以邀請他去想想農夫可能的感覺或者想法,再問他為什麼會產生這樣想法或感受?通常去講別人的情緒或想法是比較簡單的事,孩子應該在一定的練習量後能夠開始掌握到有哪些用詞可以用。若是要用動畫來討論,請記得必須是在你能夠控制播放的情況下,因為一般電視節目是流暢的播下去,不太可能將情節暫停下來做深入的討論。

第二點,運用生活中的機會教育。孩子可能目睹親人、朋友在表現他們的情緒,我們可以在事後(5~10分鐘以內)或者是馬上把他拉到一旁問他觀察到什麼?若是他講得不好,我們可以對他說說看那個人正在出現的情緒或想法是什麼,甚至,告訴孩子我們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孩子出現一個情緒的狀態時,大人用簡單的詞彙形容給他聽,若沒有危險的話請不要急著解除這個狀態。讓孩在這個狀態多待一下下,給我們多幾次的機會去重複形容他的狀態,然後,再陪著他解決這個引發他情緒的狀況。

很不幸的上述的過程,在現在忙碌的工商業社會中是很容易就被忽略的,小孩白天在幼稚園和國小上學,晚上父母接回家以後,顧好作業和每天生活必要流程就相當不容易了,不一定有時間和孩子討論這些。若是學校老師還有注意到這方面的練習就還好,但若沒有的話,孩子要學會這些用詞的機會就真的減少許多了,也就難怪要用的時候用的不好。

孩子練好陳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其實是有好處的。曾經有研究指出,在三到五歲之間的孩子若是能學到比較豐富的情緒詞彙,他在國小入學之後明顯有比較高的機會被同儕和老師評價為「能夠體貼他人的孩子」。所以,各位爸爸媽媽請儘量耐著性子來增加這樣的練習機會吧。其次,任何的情緒調節技巧若要發生作用,使用者都必須先知道自己的狀態。如果使用者完全都沒辦法知道自己的狀態,那麼他也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要把這些技巧派上用場!所以,知道怎麼樣去陳述自己的情緒和想法真的是情緒發展中蠻重要的起點,值得大家思考在投資孩子的才藝和學業之餘,情緒的發展是不是也很是必要呢?

今天先講到要讓孩子能夠想出自己的情緒和想法,至於,接著要怎麼處理情緒比較好?筆者認為那是個好主題,讓我們下次再繼續談吧!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轉心.轉境】Pause Corner 16_地形二三事~意志力鍛鍊,創造人生瑰麗的作品(下)



談及「意志力」,許多人會馬上有共鳴「噢!那就是我最需要的啦~」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許多美國人將自己無法達成目標的原因歸咎於「缺乏意志力」。其實我想我們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呀! 

---------------------------<前文引自(上)篇>---------------------------

繼續談談「意志力」。來回答三個問題吧,大家常問的。

一、為什麼人會累到無力抗拒?

    意志力其實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研究顯示,努力發揮意志力的人,似乎再其他事物上有喪失意志力的可能。比如說:當期末考到了熬夜奮戰的同時,學生容易抽煙抽得更兇、吃更多飽餐的鹹酥雞與薯條、不換衣服不梳頭…你有這樣的經驗嗎?因為我們想要集中意志力於一處,因此其他的就寬鬆一點 。意志力就像肌肉一樣,用久了感到疲累,但也可以鍛鍊!

    研究指出,只要在任何小事上持續發揮自制力就能提昇整體意志力、促成改變。以整理衣櫃這個容易一拖再拖的例子而言,給自己五週的時間,每一週都有一件「小事」要做,第一週打衣櫃看看裡面多亂;第二週處理掛在上頭的長袖衣服;第三週處理短袖裙褲…以此類推,可以想見的兩個月後,衣櫃就真的整理完了,連帶的可能帶動自己的工作完成、飲食改善、運動習慣等…這個正向循環在持續小行為後,整體意志力提昇了,重點在「小」且「持續」的「行為」


二、短暫狂歡後意志力太容易潰散了?

    我們常對自己說:「今天月報完了,可以放鬆一下,去吃大餐了!」;「升官了,週年慶我值得更好的包包」…這些,常常是墮落的理由,人們常把自我放縱當做善行的報酬,而意志力往往就像龜裂的城牆一樣,潰堤得不明所以。研究發現,光是「考慮」捐款給慈善機構,就提高了受試者去購物中心犒賞自己的慾望;光是「打算」明天去運動的人,往往今晚就過量飲食。當事情開始有了進展,人就會開始鬆懈。

    那怎麼辦呢?記住,告訴自己「明天跟今天沒兩樣」,「真正渴望的目標不能與短暫的歡愉相抵觸」,「完全撤銷自己的短暫許可證」,記住「目標是什麼」而非「現在是否值得獎勵」。


三、意志力會互相感染?

    這個問題會引起很多人的好奇想繼續看下去。一般人都知道疾病會傳染,你知道自制力也是有感染力的嗎?先來自我檢視一下好了。在你的社交圈中,是否有跟你一樣意志力不堅的朋友?他們是不是也想改變意志力?意志力不堅的習慣是不是從你過去的朋友或家人身上學來的?當你跟某些人在一起的時候是不是比較容易放縱?如果你的回答有很多「是」,那…一起加入意志力鍛鍊吧!

    人天生就會揣測別人心思,研究顯示,人極其容易感染他人的目標,進而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叫「目標感染」。比如,看到朋友特賣會買得很開心,會傾向也用錢買快樂;聽到朋友正在節食減肥,會傾向開始清淡飲食。目標感染是雙向的,我們會感染意志力,也會感染自我放縱,當兩個衝突的時候,誘惑通常容易取得人的注意而勝出。

    要怎麼做呢?研究顯示「想著」意志力佳的人,有助於提昇自己意志力,你能在你的身邊找到意志力楷模嗎?這將會很有效,另外,加入一個你覺得行為舉止已經達到你預定目標的團體,因為只要你周圍的人都在努力達成這樣的目標,你也會感染到這樣的目標。有人問,那如果…如果我周圍沒有這樣的人呢?那就自己號召一個群體,公開宣告你的意志力挑戰,並在每天早晨花少少幾分鐘回想目標


祝福大家輕鬆駕馭意志力。



參考資料:
輕鬆駕馭意志力/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著;薛怡心譯。臺北市:先覺,2012.09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你到底要問我幾次?

(Photo via anthony kelly, india sad, http://flic.kr/p/6h1fNK, CC License)
不知道你在家裡會不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孩子不斷的重複同一句話或者不斷問同一個問題,例如:在一個星期六的早晨,小明問:「現在有下雨嗎?」媽媽看了窗外說:「現在下雨了!」。過了一會兒,小明又跑過來問:「還在下雨嗎?」,媽媽仍然很盡責地回答:「現在在下雨」。又過了一會兒,小明再跑過來問:「為什麼會下雨?」,媽媽耐著性子翻出百科全書告訴他:「喏~請看這邊」,然後就去忙家裡的事了。再過一會,沒錯!小明又來了:「媽媽,外面這樣是在下雨嗎?」,媽有點生氣的牽起小明的手走到窗戶旁邊,打開窗戶讓小明伸手去感受一下雨滴。又過了一會兒,小明又來了:「媽~外面真的在下雨嗎?」,這時媽媽就崩潰了,大叫:「到底要怎麼講你才懂?外~面~在~下~雨!別再問了!」

各位也許會好奇,小明是不是在理解方面出現問題呢?其實並沒有,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個普通的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讓我補充一下這個故事的前提,小明是個活力充沛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歡騎腳踏車,無奈星期一到星期五早上都要去幼兒園上課,所以,爸爸媽媽答應他星期六早上一定會帶他出去騎腳踏車。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就明白了,小明一直問下雨的事情,其實本意應該是「我好想好想出去騎腳踏車喔,可是下雨了,好可惜,怎麼辦?」,無奈的是,當他陷入自己的情緒當中,他的表達能力可能沒有平常這麼好,所以,沒能用口語明白的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媽媽在跟他互動的時候也可能因為一心忙著做家事,沒有想那麼多,都是就著孩子說話的表面訊息去做回應。雖然媽媽非常努力去回應孩子每次的詢問,是因為沒有回應到孩子的心坎裡,安不到他的心,所以,孩子會再三的問同樣的事情。

下次當我們有遇到孩子發生類似的情形時,不妨採取下列的做法:「覺察語句背後的歷程,針對這個歷程做出回應」。「歷程」這個字眼常見於臨床心理學叢書,比較平易近人的說法是「想法、感覺」。換句話說,我們要了解文句背後透露出的想法和感覺,然後再針對這些想法和感覺去作出回應。在這個例子當中,我們應該對小明講:「好,媽媽知道,下雨了不能去騎車你很失望對不對?」,小明應該會委屈的點點頭,然後,我們再提出建議「現在下雨了不能出去騎車,等下午雨停了我一定帶你出去騎好不好?」。孩子聽了安了心,自然就不會在同一個話題上打轉了。

其實不只是對孩子,對我們親密的伴侶、家人、同事、朋友等等也是一樣的。若是他們一再重複地對我們講一些話,那麼,我們至少要做到兩件事情:
第一點:體會到他會把這個事情一再地講,那麼,這個事情對他而言一定是覺得有其重要性。
第二點:不要拘泥於文字表面的意思,試著將文句的意思加上對方的肢體語言、表情、生活經驗、彼此過去相處的經驗等等,猜猜看背後要傳達給你的訊息是什麼。常常能夠這樣的話,相信在孩子的眼中你會是個好父母,別人也會覺得你是善解人意的。

後記:至於猜到孩子的心意之後,又該怎麼去回應?請見http://ppt.cc/QNTX 「Wish lists!想要的東西?它也是訓練孩子的好幫手」一文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識說心語】傲慢症候群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 - Lord Acton

今天是國慶日,難得的休假日,當政府用拒馬把自己隔絕包圍起來,當一車一車的警力從南部調派上來;這一天,你也同樣在思考我們國家的未來嗎?

在這天,我忍不住思考著:權力究竟腐化了人的「什麼」?
也許,2009年刊登在Brain期刊上的這篇關於「傲慢症候群(Hubris Syndrome)」的文章,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考。
(全文免費下載網址:http://brain.oxfordjournals.org/content/132/5/1396.full

這篇文章的作者,一位是英國的歐文勳爵(David Owen),他是個醫師,曾任26年的國會議員;在工黨政府中,他擔任過海軍部長、衛生部長以及外交大臣。另一位作者Jonathan R. Davidson則是精神醫學的教授,目前在杜克大學主持焦慮與創傷後壓力的相關研究。在這篇文章中,他們分析了英國與美國百年來的領導者,包括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英國首相布萊爾、美國總統布希等人。

什麼是傲慢症候群呢?
當一個人展現出如下14種行為模式的3以上,便可考慮稱之為「傲慢症候群」:
(1)一種自戀的傾向,將這個世界視為權力的行使與自我頌揚之處。
(2)有種傾向,其採取行動主要是為了提升個人形象。
(3)對形象與表現有著不成比例的高度關注。
(4)在說話中展現出救世主的熱情與高昂。
(5)將自我與「國家」或「組織」合併。
(6)在對話中使用第三人稱,或皇家才會使用的「我們(We)」。(註:應與英國的文化有關。)
(7)對自我的判斷顯示過多的自信,對他人的批評與建議明顯地表示輕蔑。
(8)誇大地相信自己能夠達成的目標,擴張的全能感。
(9)表示只對更高的「法庭」(如歷史、神)負責。
(10)展現不可動要的信念:他們將在上述更高的「法庭」(歷史、神)中被平反。
(11)失去與現實的接觸,經常會看見其漸進式的孤立。
(12)採取不安、魯莽與衝動的行為。
(13)認為自己擁有更廣更高的視野,為了其心中的「道德正義」,可以忽略需要考量的實務、代價與結果。
(14)因為過於自信,導至對於政策制訂的細節顯得無能與漠視,並因此出錯。

除了上述行為模式以外,擁有「強大的權力」,以及擁有權力「足夠的時間」是必要的條件。
足夠的時間目前似乎無法明確的定義,在該文章分析的案例中,範圍從1年到9年不等;
另一個重點是,這些性格特徵必須要是在獲得權力「之後」出現才算數。
作者還探討了傲慢症候群可能的大腦機制,並認為這也許可視為一種後天獲得的人格疾患(甚至可能是一種極少數人才有機會獲得的精神疾病!)。

整體而言,傲慢症候群與權力的行使有關。當權力越大,行使的時間越久,就越容易體現出來。它不應被「診斷」在有精神疾病或腦傷的人身上,且通常會隨著權力的消失而逐漸減輕。謙遜、對批評保持開放、一定程度的玩世不恭、良好的幽默感,似乎是良好的免疫因子。

在整理翻譯上述的判準時,我不由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原來,歷史總是一再重覆它自己;擁有過多權力的領導人,最後的「趨同演化」,幾乎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樣!

從某個角度思考,使國家領導者免於「傲慢症候群」,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畢竟身為領導者一但生了這種「病」*,產生的影響比什麼都還大!關鍵是,要如何幫助國家領導者免疫呢?

我想,對權力採取限制的措施,應該是最根本的。
當領導者不再擁有過大、過久的權力,得到傲慢症候群的機率也隨之減低。
我們不該過於期待領導者自身的人格,畢竟,沒有人生下來就有機會從「絕對的權力」中獲得經驗學習;我們應該設計更好的制度。

當然,性格特質也並非完全不重要。
我們是否該考慮,「自信」該不該是我們支持一個領導者的重要理由?
或是,我們需要領導者有著什麼樣的自信?是「相信自己做得到」,還是「知道自己有些事做不到」?
謙遜、幽默、接受批評並力求改進(不是只說聲「謝謝指教」就算數!要「力求改進」!)、沒那麼正經八百,也許是我們考量一個領導者時,更該放在心上的特質!

希望我們的國家能越來越好!


註:「傲慢症候群」目前並不是一種被正式的疾病診斷,特此說明。

(photo via Chris Madeley , CC licensed)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心思‧妙計】錦囊妙計03_照顧自己,獲得重新出發的力氣





        當你走在路上,看到一個孩子跌倒受傷、嚎啕大哭時,你有什麼感受?會不會想做些什麼?

        當你看到別人遭遇困境、痛苦難過時,你有什麼感受?會不會想做些什麼?

        當你自己遭遇困境、事與願違、痛苦難過時,你是否曾關照自己的情緒、為自己做些什麼?


        有時候,我們比較容易對於受苦的他人感覺同情、想要安慰或幫助對方,但卻忘了在自己受苦時照顧自己Kristin Neff博士致力於發展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 這樣的概念,提醒受苦的人可以暫時停下來照顧自己情緒,獲得重新出發的能量。



        在更了解如何自我疼惜之前,Kristin Neff博士提供了一些問題,讓我們思考、檢視自己對待自己的方式,以及可能會有的情緒感受,包括:



你通常如何對待自己?

你是否經常批判自己的某些部分(例如:外表、生涯發展、關係、親子教養問題等)?

當你注意到自己某些缺點或犯錯時,你的內在語言是什麼樣子?(是苛責自己、或者能保持寬容理解的語調?)

當你高度自我批評時,內在感受如何?

當注意到你不喜歡自己某個部分時,你容易孤立自己、或者能感覺和不完美的大眾同在?

對自己嚴厲的結果如何?這讓你更有動機、更快樂,或者其實是變得失望憂鬱?

你覺得若真實喜愛且接受自己的樣子,將會有什麼樣的感受?這會嚇到你、給你希望、或者兩者兼有?



對於人生困境,你通常如何反應?

當生活遭遇挑戰時,你會如何對待自己?是否容易忽略自己痛苦的事實、只聚焦於解決問題?或者你會停下來照顧自己的身心狀態?

你是否容易誇大狀況、反應過度?或者你能保持平衡的觀點?

當事情變壞時,你是否容易將自己孤立隔絕、覺得其他人都比自己好?或者你能理解現實:受苦是全人類共同的經驗、你我都一樣? 

        我自己的感覺是,思考以上問題,不僅僅是提醒、也已經開始了自我關照與疼惜。


        你可能會說,「嗯,照顧自己、自我疼惜,這聽起來是個不錯的口號,理智上也覺得這是個不錯的概念,但要怎麼做呢?」。先讓我們想想曾經同情、安慰別人的經驗。當你要那麼做時,首先,需要注意到對方正在痛苦。再來,你會感覺到被他的痛苦觸動,然後覺得想要關懷、幫助對方。而當你感受到同情時,通常表示體認到痛苦、失敗、不完美是人類經驗中共同的一部分。


        自我疼惜,就是指當自己遭遇到困境、失敗、或感覺到不喜歡自己某個部分時,可以用同情他人的態度行動來對待自己。不要只是忽略自己的痛苦、只想咬緊牙關撐過,你可以停下來告訴自己,「這真的是個困難時刻」,也想想該如何照顧自己。不要只是無情地批評自己的不足或缺點,請試著在遭遇失敗時,給自己多些寬容與理解,畢竟,人非完美。若你想要變好、讓自己更健康快樂,一直覺得自己無價值、不想接受自己的樣子並不會讓你達到目的;但,照顧自己的狀態可以。人生的事情並不會總是照著想要的樣子發生,你會遭遇挫折、失敗、犯錯、看到自己的極限、理想功虧一簣…。這些,是全人類經驗的一部分,而我們同在這樣的現實當中。



        Kristin Neff博士提出了自我疼惜的三元素,包括:善待自己(Self-kindness人類普同性(Common humanity、與內觀(Mindfulness。作為一個療癒的歷程,我們喜歡以下這樣的順序:



【自我疼惜】三步驟                                                               


第一步:內觀

        要進行自我疼惜,你需要注意到自己的痛苦。試著以平衡觀點觀察自己的負向情緒,不去壓抑或放大那些感覺;保持不判斷、接受的心態,去觀察自己的念頭和感覺,不嘗試抑制或否認。同時,也練習不過度認定、不執著於那些念頭和感覺;讓它們流過,而不是被困住。



第二步:人類普同性

        當事情不如所願而挫折時,經常伴隨不理性、蔓延的隔絕感,似乎自己是唯一受苦或犯錯的人。然而,所有人都受苦;我們都是凡人,脆弱且不完美。受苦、無能不適感受是你我經驗共同的部分,所有人都會經歷、並非只發生在你。另外,對於許多生命面向和生存環境,我們並沒有絕對的選擇控制權,那可能受到很多先天、後天因素的影響。去體認我們在社會脈絡中必然的相互依存,讓失敗和人生困難不必被視為完全個人決、而是可被同情和理解的。



第三步:善待自己

        當你受苦、失敗、感覺自己能力不足時,請試著對自己保持溫暖與理解,而不要忽略自己的痛苦、或自我批評。自我疼惜的人會體認到不完美、失敗、經歷困難是生命無可避免,所以會在遭遇痛苦時先溫柔善待自己,而非只是憤怒自責。人不可能永遠得到想要的,若否認、抗拒這樣的現實,會增加自己的痛苦、壓力與挫折;若能學習以同情、寬容的態度接受這樣的現實,較可能處之泰然。

        如果你正面臨困境、感覺痛苦,不妨按著步驟嘗試。而想刻意練習這個方法的人,可以先想想最近的壓力經驗,然後體驗這個方法帶來的溫暖與力量。


 


[延伸閱讀一]

關於Self-Compassion,可以參考http://www.self-compassion.org/


[延伸閱讀二]

今年初,天下文化出版了這本寬容,讓自己更好:接受不完美的心理練習,是Kristin Neff博士的著作翻譯。
天下的介紹網站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BP323/index.asp#page3中,也提供了自我疼惜指數的測驗,可以自我檢測參考。




 (Photo via   ~Oryctes~@flickr, CC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