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6日 星期三

【轉心.轉境】Pause Corner 09_我們之間隔著的,是心理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張小嫻, 1997>

      好多優美的情感與文學的創作都散發著距離的美。物理學上,距離是兩頂點間的最短路徑、不具方向的純量。地理學上要講最短距離,以大角度來看,大家都會聽過「大圓航線」,當我們坐飛機旅遊各地,我們正是在大圓航線上,那是地球上兩地之間的最短距離。因為世界各地彼此的距離遙遠,因此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命經驗、不同的民族精神。大抵上,有實際刻度的距離好算,就是線拉起來的兩端罷了。但是真正難度量的,也會是我們今天感到有趣的名詞,叫做「心理距離」。

      現在的我們常用「心理距離」來形容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投契的深度,以及陌生與熟悉感的形容。其實,「心理距離」剛開始是用來解釋一種「美感的概念」,意思是「美感的產生,是個體主觀認知與藝術品間的心理距離所致」,首先由1912年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華.布洛(Edward Bullough)提出,他認為美的純粹客觀性其實是不存在的,若太過客觀、秉持很多原則來界定美,美最豐富的內涵將蕩然無存,因此主張由心理學的角度研究美感。這樣的心理運作少了現實中實用性的考量,與現實拉遠了一段距離,因此可以純然的獲得美感的產生。這變成了美學思想上的一個經典的理論。

      「心理距離」造就了美感的產生,難怪很多時候,我們常在與人相處時會說,「朦朧曖昧的時候最美」、「住遠一點不要相處太多比較不會摩擦」、「認識太久反而有點失望」……。人與人的心理距離又是怎樣的呢?運用在人際相處的法則上,有什麼可依循的原則嗎?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界限受了侵犯,是因為什麼物理距離或心理距離拿捏不當所致?

      首先,來提一下「物理距離」的呈現如何表達出「人際關係」的模式。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Edward Twitchel Hall Jr.)研究歸納出人際相處的八種距離,初見面時,親疏遠近一看就知道。因此,當我們發現某些人關係不單純,很多時候都從個體距離間就露餡兒了,因為從身體距離的觀察,我們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如何拿捏最適切的個體距離,真的考驗大家的智慧了。


      舉一個「心理距離」的有趣研究。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發現,心理距離影響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人與問題之間的心理距離越遠,越容易迅速的找尋到解決的方法(那不就是古人說旁觀者清嗎?)試驗中有兩群人,其中一群人要想像在一年後處理某個問題;另一群人則要想像自己在第二天如何處理。結果顯示,前者有更多的創造力來處理棘手的問題,使其圓滿解決。因此研究也建議人們在面對問題時,可以透過「遠離問題」、「增添心理距離」的方式,使自己能更抽象、宏觀而全面的處理,提昇創造力。


      文章最後,要來談談現代常會引起摩擦的「親密距離」與「社交距離」。常聽說「愛像放風箏,要給自由也要給寄託」、「親人像一群刺蝟,太遠怕冷、太近怕受傷」。與重要他人的相處,給予適度的心理距離,意味著對方可以適時的保有自己的獨立與完整,可以獨自決定分享或休息。這與疏遠不同,與放逐大相逕庭。這是親近的人相處最中肯的建議。另外,「社交距離」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每個人經營的距離都不同。例如:女友沒有自己的FB,但是女保險員卻有自己的LINE(舉例),主管半夜兩點skype丟了個文件順便問候個兩句於是聊了起來,只因兩個人都還沒有睡……。社交距離在現代的社會面臨了許多變形,呈現出很多元的樣貌,於是許多親密距離遭到了考驗。因此要拿捏得宜,除了自身定位清楚外,也須考慮重要他人的感受才是。

      任何一種距離,只有在它該在的位子,才是最曼妙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