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養了一隻狗,我為牠取名叫做「走開」。
我一直對牠喊:「走開,過來!走開,過來!」
後來牠就精神分裂了......
請別急著向記者爆料「這邊有臨床心理師虐待動物!」這只是個小笑話,用來呈現出幽默的歷程:「失調」、「解惑」、「回饋」。
請別急著向記者爆料「這邊有臨床心理師虐待動物!」這只是個小笑話,用來呈現出幽默的歷程:「失調」、「解惑」、「回饋」。
諾貝爾獎得主費曼的論文指導教授曾經寫到:「討論轉變成笑聲,笑聲轉變成笑話,而笑話轉變成想法。」當我們沉浸在笑聲帶來的愉悅中時,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變得更加寬廣,我們將更專注於整體的型式而非細節上。在正向心理學中,我們將此稱之為「擴展假設」。
舉例來說,請你先看看下面這張圖:
好,完成了嗎?現在請問,你認為下面哪一個圖,和上面這張「比較像」?
請用直覺,別想太久!當然,這兩張都有相像的地方:左邊這張圖排列的形態和上面相同(共三個,排成三角形),右邊這張則是圖形元素和上面相同(每個都是長方形)。那麼,選擇右邊和選擇左邊有什麼不同呢?
原來,在實驗中被引發出正面愉悅情緒的人,傾向於選擇左邊,也就是專注於「形態」而非「細節」。相反的,被引發出其他負面情緒的人,傾向於選擇右邊。當然,這只是傾向而非絕對,所以對個人的選擇,不應該也無法過度解釋;但此結果支持了上述的「擴展假設」:正向情緒能暫時擴展人們的「思考—行為庫」,讓人在當下看見更多的可能。
看見更多的可能有什麼好處呢?就好比你手上擁有一個工具箱,每多一種思考—行為的可能,就像多了一種可使用的順手工具;當你在未來面對各種不同的逆境時,就擁有更多應對的資源。所以,笑聲正是我們累積內在資源的啟動器!
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陳學志,深入研究「幽默」在大腦中如何產生。他找來上百名受試者,閱讀資料庫中最好笑的數十則笑話(他有個超過10萬則的笑話資料庫!),同時利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建構出「幽默」的大腦運作圖像。
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陳學志,深入研究「幽默」在大腦中如何產生。他找來上百名受試者,閱讀資料庫中最好笑的數十則笑話(他有個超過10萬則的笑話資料庫!),同時利用功能磁振造影(fMRI)建構出「幽默」的大腦運作圖像。
結果發現,人腦理解幽默的過程會動用大半個大腦:右半腦的顳中回與額中回是「探測員」,讓人對笑話產生好奇或困惑;接著兩邊額下回、左半腦額上回和頂下葉是「解碼員」,試圖理解與統整笑話的語意;最後透過腹內側前額回、兩邊的杏仁核與兩邊海馬旁回,大腦就能回饋出「愉悅好笑的感覺」,令人發笑。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少了任一環,你就笑不出來了。
陳學志說,這些複雜的迴路正說明了「幽默是個全腦的體操」,「大笑時的大腦運作更劇烈,因發笑釋放的腦內啡也會讓人放鬆,較能忍受痛感。」笑點越低,笑得越開心的人,大腦的活化過程也就越劇烈。
除此之外,別忘了笑還是有感染性的:我們在社交場合中笑的次數,比獨處時多了30倍;在日常談話中,說話的人笑的次數也比聽的人多了50%。在看好笑的影片時,如果有他人在場,人們也會比單獨觀看時笑得更多。(即使是罐頭笑聲,也會讓人更容易發笑!)
如果我們把上述結果通通串起來,就會發現,從腦內到腦外,幽默不但可以直接讓你感到愉悅放鬆、減少痛苦,還可以讓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以累積未來資源;最後更能在人際中創造出更多的回饋與連結,形成一種正向的循環。
那麼,要如何提升生活中的幽默呢?這裡提供幾個小方法,當然,也歡迎你將自己想到的小方法與我們分享喔!
- (和人一起)觀賞娛樂節目。
- 寫幽默記事本,記下好笑的事件。
- 收集自己喜歡的笑話,放在特定的抽屜或罐子裡。
- 在屋裡貼一些幽默的座右銘。
- 溫和的搔癢(在彼此同意下)。
- 讓身邊充滿視覺幽默,如用LOL照片當電腦桌面。
- 準備一些童年的小(蠢)玩意。
另一個小秘密是,當我們提高身邊的人的快樂程度,我們自己也會變得更快樂!關於這個「快樂會傳染」的主題,就留待下一篇文章來分享囉~
(photo via Matteo Sorba, Creative Comm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