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識說心語】求證你的假設_行為實驗法





      相信在台灣的民眾也越來越熟悉認知行為治療是怎麼一回事,簡單地來說,這是一套包含了解我們的既有的想法與行為,找出其中較不合理或造成困擾的信念,促進改變以達到更適應生活或舒解壓力的方法,但是我們大部份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狀況:「我知道我這樣想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沒辦法不這麼想!」例如:要是我上台報告,我一定會緊張到一直發抖、很想吐,台下所有的人都會看到我這麼糗的樣子!

      在面對這種「不得不這樣想」的局面時,Christine A. Padesky博士提出了「行為實驗(behavioural experiment)」的技巧來協助我們挑戰這些令我們痛苦的想法,這個方法的概念是讓我們不去否定原有的想法,反而是接受這樣的假設前提,然後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驗證這個痛苦信念是否正確,來達到改變想法的目標。


      Padesky博士在2014年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的研討會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案例,一位她正在治療中的強迫症婦女,在她的社交生活中有一件事情一直令她感到困擾,原因是她相信在交談的中間打斷他人或是插話是極不禮貌的行為,一個好人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因此即使她有更重要的事、心情不好、覺得無聊或是討厭時,她都不應該打斷他人,而這樣的狀況使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耗費過多時間在等待他人把話說完,沒辦法如期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以至於她越來越不喜歡參與社交活動。

Padesky博士與個案做了一個討論:「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看看是不是好人都不應該打斷他人說話!」她請個案寫下假設,並且評估這個假設的強度(0%~100%),再請個案提供一周內她會出席的社交場合。

個案說:「週末教會的禮拜結束後,我們會有餐會,可是這樣不準,因為我們教會的人都很好,一定不會有人插話的!」

Padesky博士微笑著說:「那麼就把你的實驗記錄紙帶到餐會去吧!請你觀察那1個小時中有沒有人插話或打斷他人說話。」

下週回到治療室中,個案驚訝地告訴Padesky博士:「我真不敢相信每個人都在打斷每個人說話!」

      事實上,原來插話現象本來就存在個案的環境中,只是我們會習慣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相信的事情上,才不知不覺中逐漸對不合乎自己信念的事物視而不見,這是我們都會經驗到的狀況。現在,個案明白好人其實也可以有禮貌地打斷別人的談話,不會因為插話就變成了壞人,而原本那個信念的強度也明顯地減低許多。

在心理治療的療程中,行為實驗會如何進行呢?如果你也有令你感到困擾的想法,不妨與你的治療師討論或是問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步驟一、預期:你對實驗的預測結果是什麼?預測結果可能發生的機率(0%~100%)
步驟二、實驗:可以做實驗觀察的時間、地點?記錄方式(記錄紙、詢問他人⋯)
步驟三、結果:發生什麼事了?你的預測正確嗎?
步驟四、學習:從實驗中你學到了什麼?下次類似情況在發生時,你再次預測可能發生的機率是(0%~100%)?

再幾回的實驗以及與治療師的討論後,你可能會發現原先困擾的想法及痛苦信念,在強度上慢慢有了改變呢~

更多關於Padesky博士的相關論文與著作,
請見http://padesky.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