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心理師說書】04頁_用心法則





1976年,現任哈佛大學Ellen Langer教授,與時任耶魯大學的Judith Rodin,做了一個經典的實驗。



他們來到老人安養院中,將所有的長者分為兩組。這兩組長者的條件,包括年齡、健康、社經地位、性別......等,都沒有明顯差異。



其中,實驗組被鼓勵多做和自己有關的決策,例如選擇會客的地點(室內或室外、房間或餐廳)、規劃會客的流程與細節、決定是否要去看電影、何時去看電影等。

此外,這些長者還會得到一盆居家植物,他們必須自己思考並決定何時澆水、澆多少水、盆栽放置的地點(窗邊或陰暗處)等各種照顧的細節。



對照組的長者一樣會收到一盆居家植物,但被告知護士會負責照顧這些植物。他們也沒有被鼓勵做出和自己有關的決策,只被告知,安養院的員工會全力協助他們。舉例來說,研究者會建議他們將決定好的會客地點告訴員工,而員工就會協助安排好所有的客流程與細節。



在實驗開始前,以及實驗結束三個星期後,這些長者在行為上(例如餐家安養院的活動)、主觀感受上(自覺有多快樂)、他人客觀觀察上(員工評估長者的靈敏與活越程度)有了不同。被賦予決策責任的長者有非常顯著且卓越的進步



重點在於1年半後的追蹤研究。



1年半以後,研究者回到安養院進行同樣的測量。那些「決策責任組」的長者仍然保持進取心,而且很明顯更活躍、更有活力、較為和善、更受人歡迎。這些長者的身體更健康了,對照組的健康卻越來越糟。



最出乎意料地是,44名對照組的長者,有13人死亡(30%);而47名實驗組的長者,只有7人死亡(15%)



鼓勵長者做選擇與做決定,讓他們照顧一些「新」東西,都是可以讓人更「用心」的方式。而「用心」,可以帶來工作、創意、教育、健康等生活領域的重大改變。


心理一思今天要推薦這本好書,想要讓自己的生活,以及身邊的家人朋友變得更好的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