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和一個可愛的女生會談。
這個女孩因為多次情緒失控、重複的自我傷害、甚至自殺嘗試而被轉來做心理治療。第一次看到她時,會好奇這樣一個看起來打扮得美美的、看起來自信獨立的女孩,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從會談中理解她的生活狀況,知道她在學業上的表現優秀,能力極強、能把很多事情處理得很好,深得指導教授器重。聽她侃侃而談,你會覺得她是個聰明、理性的女孩。
嗯,理性。
一種矛盾的感覺。
矛盾來自於,當她好好地坐在會談室中,條理分明地談她這一兩週,又怎麼樣地情緒失控、鬧得家裡雞犬不寧時,你會覺得有點難想像,描述這個故事的人、和故事中失控的主角,是同一個人。你會以為,失控的是她的姐姐或妹妹,而她是那冷靜的旁觀者。
以及,在一次深度放鬆、聚焦於感覺的探索中,繞過堅強的智性思考,看到了脆弱的眼淚、洶湧翻騰的情緒。你知道,有情緒在那裏,她傾向藏起來的。當她駕馭不住時,情緒就用一種極端強烈的姿態出現,吞噬她。
於是,決定先和她談談,她的情緒經驗歷程、和她對情緒的看法。
她說,當自己因為某件事情心情不好時,會很快地壓抑那種不好的感覺;有時候,可能會看電影讓自己分心、或喝酒讓自己不去想。表面上看起來沒事,但過一陣子,她會感覺變得憤怒,這越來越不舒服的感覺也會讓她自責,怎麼沒有控制好情緒;而最後,好像就整個失控了、常常會失去理智地傷害了自己。
我請她往前倒帶,想想當開始感覺心情不好時,自己的反應。她說,很快地壓抑可能來自於,對於情緒的害怕和不知所措。
我向她介紹了一個「情緒基模的後設認知模式」,告訴她這樣的情況並不孤單,但可能在她的情緒失控問題扮演重要角色。
讓我們來看一下,Leahy博士所提出的這個情緒歷程模式:
Leahy博士認為,我們對於情緒反應的概念和處理方式(可稱為情緒基模),會影響情緒的後續發展。當個體注意到自己有情緒時,會有兩種反應方向:正常的、或病理性的。
覺得「有情緒是正常的」的個體,較能走向接受情緒、表達情緒、認可情緒經驗、從經驗中學習等。
而所謂病理性的反應方向,指的是當個體注意到情緒不舒服時,容易有認知上的逃避,可能造成解離、暴食飲酒、情感麻木等;當情緒、感覺未被妥適處理,就可能感受到情緒在程度上失控、和/或時間上的持續,可能造成更多的反芻思考或擔憂、逃避問題情境、或責怪他人等。同時,在病理性的情緒歷程中,經常伴隨著一些負向的情緒觀點,像是對情緒感到罪惡、感到和別人不一樣、覺得情緒難以理解接受等。在病理性的情緒基模中,個體會覺得「情緒是個問題」,且感覺無助。
Leahy博士透過研究結果提供了某些可能與憂鬱、焦慮相關的情緒認知證據,也在一本談認知治療技術的書中,提供情緒基模的辨識與介入訊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延伸閱讀】。
而回到前面的女孩,當我和她說明了這樣的一個情緒反應模式後,我問她有甚麼樣的理解或想法?
她說,以前沒有想過,逃避情緒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負向循環、造成不想要的情緒失控結果。在認識了情緒模式後,她願意試著去理解、允許自己的情緒。
期待這樣的一念之轉,可以在生活中持續發酵。
【延伸閱讀】
1. [文章] Leahy, R. L. (2002).
A model of emotional schema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9(3), 177-190.
2. [書籍] 《認知治療技術》,五南出版。翻譯自Leahy博士的《Cognitive Therapy Techniques: A
Practitioner's Guide》。
(Photo via lauren rushing @ flickr, CC Lic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