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要開學囉!孩子準備好了嗎?


(Photo via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05062014 - ED Goes Back to School- Mark Washington at Anne Beers ES, https://flic.kr/p/nvTxW3)

今天是8月25日,正式進入暑假的最後一周,在經過這麼一個長假後要重新回到緊湊的生活步調,不管是大人、小孩都需要調適一下。各位辛苦的爸媽們就讓我們一起來陪孩子準備吧!

筆者很喜歡一個從健康心理學所讀到的一個關於壓力的簡單定義,「壓力是經過人與環境的交流後,個人覺知到環境的要求與其生理﹑心理,或社會系統資源之間有差距─不論這差距是否為真」。按照這個定義來說,若是人主觀感覺到「環境的要求」與個人可以動用的種種「資源」差距愈大的話,會讓人感覺到壓力愈大。當然,沒有人想要面對壓力太大的環境或事情,孩子們也一樣。若是應用到即將開學的孩子身上來說,開學意味著:要早起了、要整天待在學校、要面對新的班級、要面對新的校園生活、有學習的負擔…等,處於不同階段的孩子可能面臨的挑戰是不同的,壓力當然也不同。

我們也許無法完全設想到孩子會面臨到什麼挑戰,但是在可能的範圍以內,還是可以先幫他準備一些資源來面對新學年的新挑戰,以減少他們開學後覺得壓力太大了,然後就開始倒數寒假還有幾天……^^

首先,在生理上的準備:要讓孩子在開學活力滿滿的上學,就得讓孩子在上課前有充分的休息,那麼他的作息調整好了嗎?趁這一週慢慢地將他的生活作息調整回來哦。

其次,對於陌生環境的準備:尤其是小一新生入學,事先帶小孩去校園熟悉環境是免不了的,舉凡教室位置、飲水機、廁所、遊樂設施、由校門到教室的路線、放學接送區…等都是必須熟悉的設目。另外,過去在幼稚園環境中不曾出現的生活流程也需要配合國小老師去加強訓練或提醒,例如:抄寫聯絡簿、自己把書包收好、帶走所有該帶走的東西。或許有些孩子比較精明,沒幾天就掌握到國小生活的要訣,要是孩子總是顯得矇矇懂懂的,家長有必要幫老師一把,在家裡也訓練一下孩子在國小常用的生活技能。

再者,在學習負擔的準備:若是暑假有在上安親的孩子,大部分每天還是有半天的學習性質的作業,例如:寫暑假作業、預習、英文課,在調適上壓力就沒有那麼大。但若是整天在家的孩子們,通常生活的結構會比較有彈性,需要做的事情也是,不妨,可以開始增加孩子們的閱讀時間,再買一些益智、動腦的書給他們解解謎,或是從事他有興趣的靜態活動也可以(例如:繪畫),漸漸地讓他們重新習慣要集中精神、要持續專注一段時間,最好還能固定在同樣的時間來做這些事,例如:每天早上九點到十一點要讀書,中間每半小時可以休息十分鐘。

最後,在心情上的準備:孩子免不了抱怨要開學的事情,家長不妨仔細聆聽裡面的內容,看看哪些是情緒上的抒發?哪些是真的有問題需要一同討論解決之道?家長宜在預告即將面臨的種種挑戰之際,同理一下孩子的感覺。雖然,要去面對這些現實總是讓人心情煩悶、抱怨連連,但事先有所預期、有所心理準備,等到實際面對時還是能減低心情上的波動。

上述是較為一般性的提醒,家長們還是需要視自己孩子的特殊性來調整,說不定連我們家長也要調整呢!像筆者為了孩子上學, 出門時間、起床時間都得提早,我也需要心理準備一下 >_<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心思.妙計】情緒急救箱_在失落中尋找意義





2014723日,復興航空GE222班機在澎湖馬公墜毀;10人受傷,48人罹難。在那瞬間,許多家庭在沒有心理準備下,被「失落」狠狠地撞擊了。這樣的衝擊也許外在看不見,但就像是心裡產生了骨折,讓人失去內在的支撐。

忘了在何時何處,曾經看過這麼一則寓言:
有個男子因為失去親愛的妻子而傷慟不已,然而經過許多年,他一直無法從悲痛中走出;於是,有人引領他前往尋找智者。智者聽完他的故事後,對他說:「有個方法可以使你得到療癒。你需要尋到一個家中不曾有親人過世的人,並且要到他身上穿著的衣服;當你穿上那件衣服,便可從悲傷中恢復。」
於是,這個男子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走遍各地,試著尋找一個「家中不曾有親人過世的人」,但是無論他走了多長的路,問了多少的人,都得到相同的答案:「很抱歉,我一定不是你在找的那個人,因為我家曾經有人過世。」
最後,這個男子領悟到:「原來,失落是生命中的必然。」於是,他再也不需要去尋找那件不存在的衣服了。


的確,即使失落不見得都如同這次的災難一樣戲劇性,但每個人、每個家庭想必都曾經歷、或終會經歷失落。失落是生命的一環,更是生命中的必然。然而失落之所以讓人難以承受,是因為失落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斷裂,包括關係的斷裂、生活的斷裂、信念的斷裂、以及自我的斷裂。

當親愛的人離我們而去,最直接的衝擊在於:我們再也無法與他接觸互動了。即使擁有再多照片、影片、錄音、文字等媒介可供回憶,都無法像一個活生生的人一樣,能回應我們的情緒、傾聽(或敷衍)我們的故事、和我們說笑(或拌嘴)、給我們最直接的溫度。所謂的「音容宛在」,正是暗示著「已經不在」;而關係的旋律,就這麼嘎然而止了。

當沒有了親愛的人,我們將重新面臨生活中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家中一個人過、第一次自己去兩人喜歡的餐廳、第一次自己帶孩子參加學校的活動、第一次沒有買他喜歡的食物……這許許多多的第一次,都讓人觸景傷懷、意圖回復過往。有時情緒的苦痛會以排山倒海之姿而來,於是原本的生活,也全都走味了。

更深層的斷裂,其實不在看得見的生活世界,而是在心理的空間中。原本在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總有某些「相信」:相信「世界是穩定安全的」、相信「明天也會和今天一樣」、相信「好心有好報」、相信「人性本善」;但失落經驗狠狠撕裂我們安穩的錯覺,使我們經驗到:腳下看似堅實的大地,其實彷彿座落在虛空中,隨時可能搖晃裂開;而我們看似堅定的信念,也就跟著崩解了。

當上述三個斷裂發生後,我們的「自我」也將遭逢莫大的挑戰。因為我們往往是以上述這些面向來定義自己是誰:我們可能以夫妻的身份(關係)定義自己,卻失去了另一半;我們可能以運動的興趣(生活)定義自己,卻不再有一起參與運動的同伴或運動的意願;我們可能以基督徒的價值觀(信念)定義自己,卻面臨信念動搖的難以為繼。於是,我們最根本的自我,也跟著千瘡百孔、充滿破綻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與修補這些心理的骨折或裂縫?一位猶太裔心理學家Viktor Frankl,在二次大戰期間經歷過德國集中營,並失去了父母、妻小及兄弟。他曾寫下一本「活出意義來」,認為人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為何而活,就能戰勝任何困阨;他並把這些經驗轉化為「意義治療法」(logotherapy),認為我們需要把失落與創傷整合至人生的架構中。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這樣的整合過程需包含兩個階段:「瞭解」與「尋找好處」。「瞭解」是把事件納入個人的信念與對世界的看法中。如果僅只是一再回想事情的經過,通常不會讓人產生新的見解,也無助於瞭解事件;但稍微改變回想時的重要部分,問問「為什麼」或「什麼原因」,就可能產生新的觀點,增加對事情的理解。「尋找好處」是從黑暗中找到曙光的能力,讓事件在人生中重新找到定位。這個事件是不是讓你學到新東西?是不是讓你對自己或別人更加認識?是不是讓你變得更有同理心?是不是讓你重新理解生命中的重要順序?這樣做能敞開眼前的路徑與機會,讓我們繼續邁步向前。

因此,若你發現自己已經困在失落的悲傷中許久無法恢復,但又希望能走出黑暗,可以考慮下面這個作法。但在實際進行前,有幾個部分稍做提醒:首先,最好用寫的,並且一次將它完成。其次,若在練習過程中覺得情緒過於強烈,就不要再繼續;這是給已經準備好可以承受的人做的練習。

如果已經準備好了,可以仔細思索,並寫下你對這個思考實驗的答案: 
1. 那件事要是沒有發生,我的人生會有什麼不同?
2. 那件事原本還可能出現怎麼樣「更糟的結果」? 
3. 什麼原因讓「更糟的結果」沒有發生? 
4. 你有多慶幸那個「更糟的結果」沒有發生?

完成這個練習以後,給自己一點時間平復心情,並且開放自己的心,準備好接受任何想法、見解與觀點。

特別提醒:當失落的傷已經過於嚴重,或是對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無法繼續去學校、工作),請尋求專業的協助。如果懷疑自己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例如出現反覆的惡夢、強烈的情緒爆發或完全的麻木、持續逃避所有相關的情境……),也應該諮詢專業的意見。最重要的,如果有任何時間點難以負荷到想要自傷或自殺,請務必立刻尋求專業,或是到最近的急診室求助。

photo via paul bica, Creative Commons 

2014年7月25日 星期五

【好眠心運動】安眠藥怎麼吃才安全又安眠?



        在病房接到一個因睡眠問題而服用安眠藥過量的病人,仔細詢問之後,她說到因為安眠藥物一直沒有效果,吃了之後睡沒多久又醒來,常常瞪著天花板到天亮,覺得很痛苦,才決定多吃一點安眠藥,企圖讓自己睡的長一點,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她因為失眠的折磨而有很強烈的憂鬱、痛苦感受,會談中她也很明白地告訴我,其實是想求死才服藥過量,覺得沒有人可以理解夜裡睡不著的痛苦與難熬,對於不斷嘗試的安眠藥也逐漸失去信心,認為自己再也不可能好睡。

        失眠的苦很多時候是難以言說的,這個病人透過吞藥求死來嘗試結束痛苦,但我也感覺得到,因為無法被理解的悲傷,她透過這個傷害自己的行為來讓我看見她沒有說出口的:「我真的很痛苦」。

        臨床上的失眠患者,經常因為睡眠的困擾而引發強烈的憂鬱或是焦慮情緒,承受著大量的負面情緒又使得睡眠無法安穩、復原,導致憂鬱焦慮與失眠的惡性循環,這個時刻,藥物助眠的效果會大打折扣,安眠藥可能可以保證夜裡好睡的50%,剩下的50%是非藥物可以控制的,必須從生活形態、行為、情緒、對睡眠的絕望與擔憂想法去改變,而這些也是『失眠認知行為治療(註1)』的核心內容,才有機會將睡眠問題與情緒困擾慢慢地解決。

安眠藥怎麼吃才安全又安眠?

  1. 必須經由專業的醫師仔細的評估後所開立之藥物才可以使用,同時也必須要遵照指示用藥,不可擅自停藥或增減藥物劑量
  2. 失眠期間可規律用藥,遵照醫囑短期使用安眠藥不會造成藥物成癮或依賴,短期使用期間建議為212週。
  3. 配合睡眠保健原則,與醫師或睡眠心理師討論生活調整之行為、思考策略,降低不利睡眠的生活習慣及思考模式。
  4.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用酒類,若有服用其他藥物也應與醫師討論,以免跟安眠藥產生加成作用,造成太強的藥效。
  5. 睡前半小時內才服藥,服藥後建議直接躺床,避免再執行其他活動。
  6. 自行停藥可能引發反彈性失眠(失眠惡化),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時可與醫師或睡眠心理師討論,一同制定減藥計劃。
  7. 有其他睡眠異常疾病,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註2)、週期性肢體抽動症(註3)的病人必須經由醫師評估後才可開立合適之安眠藥物,以避免症狀加重或是藥物效果不佳。



註1: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可參見『好眠心運動』系列
註2:淺談睡眠障礙:打呼/睡眠呼吸中止症
註3:淺談睡眠障礙:陣發性肢體抽動症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如何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唸熟他該複習的課程,或是減少行事中的失誤呢?

(Photo via Randen Pederson, Study of Study, https://flic.kr/p/81bNpM)

今天不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的孩子常見的症狀行為,例如:注意力持續度不足、易於分心、以及行事衝動等,要談的是這群孩子在高階認知能力當中缺損,過去筆者在「如果我的孩子做事超沒計畫的,該怎麼辧?(http://athoughtofpsychology.blogspot.tw/2013/12/blog-post_23.html)」一文當中曾經提過「執行功能」的觀念,今天要來談談的是另一概念-自我監控(self monitoring)-簡單來說(參考John H. Flavell的理論),就是指人對於自己手邊正在進行的事,能夠了解要達成的目標,能夠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並依據進行的結果進行過程上的修正,甚至產生合宜的策略。舉例來說:孩子被要求將三個顏色的跳棋依照顏色分別放入三個小盒子,他必需要知道目標:「一個盒子只放一種顏色」,知道他正在將跳棋一把一把地抓到盒子裡,然後,發現到這樣的方式會混雜到其他的顏色,他知道這樣做不能達到他的目標,於是,他重新想了一個做法,先把顏色分堆,然後,再放入盒子裡。若是自我監控發展的不是那麼良好的小孩,可能將跳棋放入三個盒子,但是顏色卻是混合的或者漏東漏西。這種做事不完整或是常常發生失誤的情形,相信帶過注意力不足/過動孩子的老師或家長應該不那麼陌生。

面對孩子這種自我監控不良的情形,就算我們不斷大呼小叫,請他要「多注意一點」、「做事仔細一點」、「要小心啊」、「自己要看清楚」,通常都是沒有用的,家長宜採取下列的做法:
一、指令交待清楚
(1)結構性要強:就是要每一個要做的流程交待清楚,例如:第一步……、第二步……
(2)儘量運用客觀化的標準:給孩子看得到的、數得出來的、具體的標準或是參考點,例如:將「把東西排整齊」這個指令修改為「把東西靠牆邊排成一排」,又或者是將「明天要小考了,請把社會第三節看熟」修改成「把這張社會第三節的測驗卷寫完,你可以打開課本從裡面找答案,要全對哦!全對了就可以看電視休息了」,像這樣的指令就避免了自我監控不足的困難(因為孩子主觀的「看熟了」,也許是一個源於我自我監控不足的判斷),而且,他在查找答案的過程中,也會前前後後將課本翻過幾遍,當然,若是家長能在他測驗卷完成以後再抽問他作答的想法,確認他的思考過程是正確的會更棒,只是,指令得在事先先講好,例如:「把這張社會第三節的測驗卷寫完,你可以打開課本從裡面找答案,要全對哦!全對了,再讓爸爸抽問10題,如果也全對,就可以看電視休息了」
二、利用視覺來輔助
因為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可能沒有足夠的短期記憶去記下那麼多的指令,若是高度結構化的指令可能是繁瑣的,而要努力去記憶的,所以,可能需要利用書面的提示,例如:將工作程序寫下來,做完一步打一個鉤,或是將需要用的東西依要使用的順序由近而遠排列,然後,一邊做一邊順勢拿來用。
三、直接教導自我檢查的策略
常見的自我檢查策略一般在學校學習時,老師可能會在教學中融入,例如:驗算方式、口訣。當然,我們也可以發展許多在生活中可以使用的策略,例如:上學出門前在家門口要從上到下摸一遍,摸臉要看有沒有眼鏡?摸肩膀看有沒有帶書包?最後雙手是不是空空的?檢查有沒有拿餐袋?除了我們直接為孩子建立自我檢查的策略,更有必要的是陪孩子在做事之前先一起想想事情進行的步驟,也想想要怎麼去確定自己還在正確方向上。這樣的討論有必要持續進行,一直到孩子能自己形成有效的自我檢查策略為止。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好眠心運動】你可以掌握今天與現在



在與一名從事醫療行為之助人工作者的治療中,
聽到了他對過去決定的後悔,
他表示自己聽從了長輩的建議,
而往醫學領域發展,
自己也認同在工作上可以幫助到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但工作環境裡瑣碎的行政事務,經常壓的他喘不過氣來,
同事與主管間的工作氛圍,每每讓他肌肉緊繃,
更因此失眠、情緒低落了許久,

從小也對各式車子有興趣的他,
不由自主的想像著:
如果當初決定是汽車修護,甚至開一家修車廠,
會不會賺得錢比較多,而且還可以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一邊回憶著畢業前在修車廠打工的經驗。

於是他開始對自己生氣,
氣自己過去的決定,氣自己現在的生活

他也對家人生氣,
氣他們給的錯誤建議,氣他們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在幾次的治療中,心理師一同整理了個案的情緒與狀態,
有疲倦、不滿、生氣、悔不當初等…

而在好好的引導及發洩過後,
心理師與個案一起想像了一個也許可能的情境,
如果他回到了過去,不聽長輩的建議,
決定了在修車廠工作,
會不會也有可能在未來一樣的後悔著,
抱怨著為什麼當初不好好的當一個助人工作者,
可以幫助別人,甚至救人一命,不是很好嗎


這樣想像的故事可能嗎?
對這個個案而言,也許可能,也許不可能!
我們都同意無法得知。

但這樣的故事與人生劇情,卻在這個社會脈絡中,毋容置疑地常常上演著

接續的幾次心理治療中心理師配合正念減壓法(註1)的引導下,
帶著個案與現在的此時此刻相處,
更透過正向心理學裡的感恩練習
(註2)
來享受並感恩現在所擁有的生活,
情緒低落的情況改善了不少,
而失眠的問題在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註3)的協助下,也穩定很多

不久前個案與心理師分享了這樣的心得,
他說是他整理了一些治療心得及網路所看到的…

在時間的流動中
“今天”就是“明天”時空下的“昨天”
若希望自己不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對“過去”感到後悔
最重要的就是好好的享受、珍惜並掌控你的“現在”


我們都知道,他的生活好多了!


你無法預測明天與未來
也不能改變昨天與過去
但絕對可能掌握今天與現在



註1:正念減壓療法,可參考『【心理師說書】00頁_減壓,從一粒葡萄乾開始
註3:失眠認知行為治療,可參見『好眠心運動』系列

2014年6月20日 星期五

【好眠心運動】夏日好眠聖品-眼罩及窗簾!





        時間來到了六月的下旬,開始炎熱的夏日,除了溫度升高對睡眠品質的影響之外,其實近期的失眠治療門診也都有患者出現了「太早醒來」的症狀,尤其是接近天亮的5點左右,醒來就很難再入睡了,你/妳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呢?心理一思來為大家解惑一下,也教大家幾招預防技巧^^

1、生理”直接”影響

      -褪黑激素減弱,睡眠就淺了

如果房間內窗戶的遮光效果不好的話,夏天天亮的時間約莫就是5點前,光線進入眼睛之後,會透過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去干擾大腦中睡眠運作的機制,並且使褪黑激素的分泌量減少,使人的睡意變弱就不容易再入睡

2、心理”加乘”影響

      -鬧鐘還沒響就醒來,心情就焦慮了

一旦在鬧鐘響之前醒來,失眠患者就容易在心理上產生焦慮感,煩惱著怎麼還沒睡足夠就醒來了,尤其是發現距離應該起床的時間還有若干小時之久,這樣的焦慮狀態就會加乘,要再入睡的可能性也會隨之變低。

3、行為”連帶”影響
      -東摸西摸來滑個手機,睡眠就更干擾了

拜科技化產品所賜,生活帶來了便利性,但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早醒又加上心理上的焦慮,行為上可能會順著這個空檔,拿起身邊的智慧型3C產品(如:平板、手機等),自以為等待睡眠來臨的這個過程,你卻可能會因為螢幕的亮度,或是從事上網、遊戲等行為帶來的刺激感受,大腦愈趨清醒的同時,也讓睡意愈離愈遠~

        從以上幾點可以知道,光線對於睡眠有著無法忽視的直接及間接影響,特別是正在經歷失眠的患者,或是需要白天入睡的輪班工作者,這時候若能降低室內光線強度,其實就有機會改善入眠或睡眠品質,給受此影響的人們以下幾點建議:

(1)遮光性強的窗簾阻隔外界光線,讓環境保持在有利於睡眠的微暗光度;

(2)利用眼罩幫助隔絕光線的影響,以避免清晨的陽光而造成過早醒來;

(3)透過各式放鬆技巧來改善無法再次入眠的焦慮感
(註1)

(4)找回床只提供睡覺的單純性,不要在床上從事睡眠以外的活動
(註2)


(註1) 放鬆技巧:腹式呼吸法紓壓呼吸法

2014年6月16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這個小孩這麼好動,是不是「過動兒」啊?--以這個常見的疑問來淺談診斷一個孩子的複雜性

Photo via TheGiantVermin, Wheee!, https://flic.kr/p/78mxL5, CC License

最近很巧合的,朋友們不約而同憂心忡忡地就孩子的問題來請教我,他們都在擔心自己的孩是不是「過動兒」?其實筆者發現這不是單一的現象,國小老師甚至關心孩子的家長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或是身邊看到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面對這樣的現象,筆者覺得很棒的是,大家對於孩子的狀況愈來愈關心,甚至是愈來愈有警覺性,會儘早發現儘早處理;但~~筆者憂心的是,大家可能會「望名生義」,光是看到這個名詞就以為已經掌握了詞
義,進而將這樣的名詞套用到週遭孩子的身上!除了臨床、輔導、教育等領域的工作者或關心這個議題家長,大多數的人可能未必深入了解「過動兒」的確實定義。

兒童青少年的情緒或行為要怎麼樣才算是已經到了疾病的程度呢?目前在兒童心智科的診斷方式仍是以情緒、行為的表現做為判斷的依據,暫時尚未能將神經或其他生理指標納入。為了要讓專業工作者之間能有一致而穩定的判斷,診斷規範的標準化就很重要,國內的診斷標準是與國際接軌的,同步使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既然大家這麼有興趣,我們就詳細地來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在DSM-V裡所記載的診斷標準是怎麼樣。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分為A、B、C、D、E,共五項診斷標準。A列舉了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症狀,也是最被廣為人知的部分,遺憾的是從B到E這四項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以下是筆者的翻譯:

診斷標準A、持續出現的注意力不足或衝動-過動的行為模式,干擾到他應有的發展或應表現出來的功能,可能包括「1.注意力不足」症狀群或「2.過動及衝動」症狀群,也可能兩群的症狀皆出現:

1.注意力不足:以下九種症狀出現至少六種,症狀持續的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的程度已超出患者發展水準應當有的表現,而且,症狀對於社交互動、學業表現,以及他在不同角色身份時該有的表現造成負面衝擊。附註:這些行為並非是因為個人在對立、挑釁、敵意,或理解指令(或作業)時有所困難所致。對17歲以上的患者在判斷時,症狀數量改為至少五種。
a. 無法細心地去注意到細節或因粗心大意,使得他在學校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中經常發生失誤(例如:讀得過於粗略、經常漏掉細節、做事的方式不夠精確)。
b.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當中保持專注顯得有所困難(例如:在演講型授課的課堂中、對話當中,或閱讀長篇的文章時,難以持續的聚精會神)。
c. 對他講話時,他經常顯得似乎沒有在聽(例如:心思似乎老是在別處,即使沒有表現出什麼分心的跡象)
d. 經常顯得沒有聽從指令,無法完成學校作業、家務事,或他在某個場合中該完成的責任事項(例如:能開始做事,但是很快就失去專注或容易被旁邊的事物所吸引)
e. 經常在組織、規畫任務或活動時出現困難(例如:管理一系列要做的事情有困難、難以將自己的物品井然有序地放好、工作的方式一團亂、時間管理差、時限到的時候往往事情沒有完成)
f. 常逃避、討厭,或不情願參與需持續耗費心思的工作(例如:學校裡的作業或家庭作業,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準備報告、填寫表格、審閱長篇幅的文章)
g. 經常漏掉任務中或活動中所需物品(例如:上學需要的用品、筆、書、用具、皮包、鑰匙、作業本、眼鏡、行動電話)
h. 經常被外來的刺激所吸引,因而易於分心(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也包括無關的想法)。
i. 經常在日常活動中顯得很健忘(例如:做家事、跑腿,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回電話、付帳單、赴約)

2.過動及衝動:以下九種症狀出現至少六種,症狀持續的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其嚴重的程度已超出患者發展水準應當有的表現,而且,症狀對於社交互動、學業表現,以及他在不同角色身份時該有的表現造成負面衝擊。附註:這些行為並非是因為個人在對立、挑釁、敵意,或理解指令(或作業)時有所困難所致。對17歲以上的患者在判斷時,症狀數量改為至少五種。

a. 經常坐著的時候表現出坐立難安、身體扭來扭去、或是手、腳不停地輕輕拍動。
b. 在預期中應該要乖乖坐好的場合,時常離開坐位。(例如:離開教室的坐位、辦公室坐位、工作中的位子)
c. 經常在不當的地方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註: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就是看起來靜不下來)。
d. 經常無法安靜地去遊戲或參與休閒活動。
e. 經常處於動來動去的狀態,就像有馬達在推動一般(例如:無法長時間安靜坐著,或是對這樣感到不舒服,像是在開會中、用餐時,別人常常會覺得跟不上他的步調,或是覺得他就是片刻不得閒)。
f. 經常說話說個不停。
g. 經常在問題講完以前就脫口說出答案(例如:把對方的話接完、在對話中等不及輪流就搶著說話)。
h. 在輪流等待中經常出現困難(例如:在排隊等待時)
i. 經常中斷或打擾其他人(例如:在對話中插嘴、打斷正在進行的遊戲或活動、不待他人同意就取用他人的物品,對年長些的青少年或成人而言,可能是突然打擾別人在做的事,或是把事情突然搶過來做)

診斷標準B、患者某些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的症狀,在12歲前就出現。
診斷標準C、患者某些注意力不足或過動-衝動的症狀在兩種以上的情境中出現,例如:出現在家裡、學校、工作場所,與朋友陪伴或親人陪伴時,或是在其他的活動當中。
診斷標準D、具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症狀造成患者之社交、學習或職業等領域的功能被干擾或品質下降。
診斷標準E、這些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症狀並不是因為患者目前正處於思覺失調症(或其他精神異常)的病程當中所表現出來的,也無法用情緒疾患(例如:情緒疾患、焦慮疾患、解離性疾患、人格疾患、物質成癮或戒斷)來解釋這些症狀的發生。

看到這裡,筆者不知道讀者們會不會開始覺得頭昏腦脹了?沒關係,簡單來說,要確定孩子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毛病,必須得確定以下幾件事:

一、依診斷標準A來確認孩子有沒有出現這些症狀行為?(被列入診斷標準的行為都是經由研究後,被認為最具代表性的症狀行為)

二、這些症狀行為出現多久了?(例如:剛轉學,比較焦慮一點,孩子一時之間可能較為易於分心、躁動不安,而這只是暫時的情境性因素,所以,要考量症狀行為出現的時間長度才不會看走眼)

三、這些症狀行為出現在哪些場合?(例如:孩子出現較為坐立難安的行為若只限於某些場合,那麼應該去考慮是該場合中有什麼因素造成孩子有這樣的現象,而不是去想診斷)

四、依孩子的年齡出現這些症狀行為是剛好而已?還是已經與同儕大相逕庭?(例如:你把診斷標準A拿來套在三歲孩子身上看看,幾乎每個都是注意力不足/過動,能這樣看待嗎?當然不行!三歲孩子有他可以達到的發展水準,只要看有沒有偏離他的三歲同儕過多即可。診斷標準A是用在看待六歲以上的兒童)

五、這些症狀行為是不是已影響到他該有的學業表現?該有的生活功能表現?(例如:孩子是有計畫能力較弱的情形,事前往往不會好好準備,但是,他臨場應變的能力很好,通常最後事情不會出什麼大紕漏,這樣要算他患有疾病嗎?)

六、這些症狀行為若是被診斷為其他的疾病會不會更恰當呢?(例如:孩子的上課不專心是源自於他長期以來的睡眠問題,或是喪失親人的悲慟,這樣當然不能當他是患有注意力不足的疾患)

醫師在診間裡就是費盡心思地來考慮上述的問題,然後按照這些診斷標準,來判斷他所收集到的現象與資料(包括書面報告、問卷、考試卷、紙本作業、家長形形色色的抱怨、導師的陳述)符不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的診斷,不僅如此,他還得判斷病情的嚴重度、病因,以及孩子是屬於合併「注意力不足」和「過動-衝動」型的,還是主要症狀就是「注意力不足」?或者主要症狀就是「過動-衝動」?這樣完了嗎?沒有哦!他還得細心確認有沒有與其他的疾病(包括生理、心理)共病!這一切的努力就是希望能更為正確地看到孩子的問題,也唯有正確的判斷才有利於形成後續有效的治療方向。

當然,也可能是筆者太過敏感了,一般人用這些標籤可能只是一種形容詞,未必真的懷有污蔑、標籤化的用意。不過,言者或許無心,但是家長聽在耳裡可能是會焦慮的,因此,在此發文提醒家長們,若是自己的孩子被別人這樣形容,尤其是老師這樣形容,請先別過度焦慮,請帶孩子到醫院問診,讓醫師幫忙全盤釐清。與其在意診斷的名稱,還不如把問題現象掌握得清楚一點,然後,找出原因,進一步找出因應之道,讓需要處理的問題能夠更為聚焦才是。畢竟,就算被診斷了又如何?到頭來還是得將問題一個一個聚焦、解決不是嗎?就算沒有符合診斷,但是,有三、四樣行為老是讓家長、老師頭痛難道就不用解決嗎?減少孩子不當的行為模式才是最核心的議題不是嗎?

讀完筆者的這篇文章也許還是不能變成診斷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專家,但是,至少應該掌握到下列觀念:

一、要考慮孩子的行為表現是否異常時,要考慮到他這個年齡應有什麼樣的發展水準

二、要多方收集觀察資料(例如:不同場合、不同對互動對象、行為發生前的人事物)

三、觀察有無暫時性的、情境性的因素造成孩子的行為異常

用這樣比較廣泛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行為,相信是有助於家長思考因應之道,就算自己找不到方法,向醫師求診時也會因為事先已這樣收集訊息而有助於醫師判斷病情的。各位爸媽,加油!一起共同為孩子努力吧!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會引發情緒的事件比起中性的事件更容易被記起來!

(Photo via Andy, A little worried, https://flic.kr/p/zA61M, CC License)

這是筆者引用自「大腦當家(遠流出版)」一書第106頁的一段內容。這段內容是在向讀者說明「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往往會成為被處理得最深入的外在刺激,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停留最久,回憶的正確性也遠比中性的事件高!」。

這個原理曾在廣告中被運用,以網路上找的廣告為例:

請駕駛人繫好安全帶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D1YpE7U33yo

請駕駛人行經住宅區,宜減速慢行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P9nqs6ohqVQ

請駕駛人減速慢行,避免因為他人的失誤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http://youtu.be/qRXDJsI5WHg

這類型的廣告運用讓人感到驚訝、害怕的畫面,讓人經由對該情境的理解或是對人物的同理而產生情緒,讓人自然而然地深刻去注意以及記得它所要傳達的訊息。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腦部有個叫做杏仁核的結構,簡單來說,它與情緒的產生和維持有關,特別是較為本能而原始的情緒反應,例如:害怕、生氣。在杏仁核裡面充滿了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當大腦察覺到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時,杏仁核就會將多巴胺釋出,讓它進入腦部的神經系統,因為多巴胺能幫助記憶以及強化訊息的處理,它的作用就好比便利貼上面寫著『記住它』一樣。大腦就把這個化學的便利貼貼到正在面臨的事件上,例如:正在看到、聽到的,意味著這個事件需要進一步的處理,就好比你在一張重要的照片貼便利貼,標示出這個照片是重要的,要好好保存下來一樣。這樣的機制被推論為是具有演化意義的,畢竟動物存活於世,總是要設法記住被威脅的經驗,尤其有些的威脅可能第一次遇到時還能佼倖逃脫,但是第二次可能就不保証也有這樣的機會了!所以,需要一個機制讓生物可以在極少的學習次數中就牢牢記住,以利日後趨吉避兇。

上週三(2014/5/21)在台北捷運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高度引發社會大眾的重視,各新聞頻道當然會加以重點報導,經由家中或各個公共營業場所的電視放送出來時,孩子們難免會多多少少看到或聽到這個新聞。若幼兒的語文理解弱,理解不了新聞中的用詞,也跟不上新聞記者的說話速度,那麼電視畫面以及週遭大人的反應與說明就成了他理解的途徑,例如:他經由家長的情緒反應來理解現在看到的事情是讓人嫌惡的。所以,新聞的畫面真的是需要自制的,而家長發現新聞內容不宜兒童觀賞時除了適時的轉台以外,亦宜避免過度的去反應。若孩子已經處於學齡期時,較能經由新聞中的用語來了解發生什麼事了,不妨參考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的建議(請見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318),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

筆者的內人觀察到在當天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可能由於事發突然新聞畫面來不及處理,新聞頻道中呈現了血淋淋的畫面。筆者認為這相當的不妥,因為就算語文理解弱的孩子看到血淋淋的畫面:

第一、若只是定格的畫面,那是他生活中沒有經驗的畫面,可能會引發他的好奇心,會想盯著看,甚至問:「哥哥,躺躺,紅紅的,怎麼了?」,到這時他可能只是好奇,還沒有什麼特定的情緒反應。

第二、若畫面是動態的又伴隨週遭人物的尖叫或其他驚慌的反應,這時,他可能會理解到這不是好事情,不過,可能還是在一知半解的情況。

第三、若身邊的重要他人(如:主要照顧者)看到後,突然來一聲驚訝的叫聲,那麼他應該就能肯定這是會讓人嚇一跳的事情,甚至,因為尖叫聲而被嚇到了,他可能也將這個畫面與驚嚇的反應連結起來。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如本文一開始所陳述的,是一種本能的、深刻的學習。

總之,廣告還會顧及觀眾的反應,避免因為過度渲染情緒反而模糊廣告要傳達的訊息,或是甚至對廣告主產生反感,所以,廣告的內容還會再三拿捏。可是應該被定位為「普遍級」,應該可以被闔家觀看的新聞畫面呢?在新聞的自律正在進步的當下,面對內容載有過度情緒訊息的報導時,家長宜謹慎把關,若還是不小心看到了,也請儘可能地冷靜地反應、轉台,然後,事後觀察孩子的反應,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若孩子真的事後仍長期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反應,甚至,將焦慮的對象擴散到其他的對象,如:本來是怕搭乘捷運,後來連去坐公車、公共場所、人多的公共場所都會害怕,宜至各大醫院的兒童心智科尋求協助。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好眠心運動】晚安,親愛的媽媽們。


      週末就是母親節了,每年這個時候,我謝媽媽們對家庭及孩子的私付出,在人社會裡媽媽,不是自然的母性或是社的期待,是需要吃苦耐微不至,等到孩子都大了、自己也退休了以後,常以可以始好好享受悠的日子,但與願違,更年期空巢期的巨大身心狀態,有候反而讓媽媽們難適應

  許多開始面臨更年期的女性,經常會有失眠的困擾,大多數因為女性賀爾蒙濃度降低而出現生理不適症狀,像是熱潮紅、盜汗、頭痛、耳鳴、心悸、胸悶、肌肉痠痛、體力不支等等;也會有許多心理不適症狀,例如焦慮、暴躁、憂鬱、不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能集中等,女性在這個階段常常會因為這些不舒服的感覺無法克服而感到沮喪,有時可能連家人也不太能夠體諒,更容易有家人之間的摩擦產生,通常在更年期間這些不適若不是太嚴重,大部份的女性可以順利度過,不過也有部分婦女即使在更年期過後,其他症狀的干擾已經相對減少,但是失眠卻始終沒有改善,心裡也逐漸對於失眠感到有壓力,演變成長期失眠。

      事實上,處於更年期或之後的女性,除了因為生理狀態的改變可能造成睡眠問題,通常也有很大的比例是因為整個生活形態的轉變,而使得失眠問題持續或者惡化,因此可以透過想法及行為的調整來慢慢改善失眠。下面是常見的一些睡眠迷思,快來看看媽媽們是否有這樣的睡眠迷思,調整一下這些帶給你更多壓力的想法吧。




      這些迷思僅列出大多數人對於睡眠不足或失眠的普遍擔憂,若可以減少對於這類睡眠迷思的擔憂,相信睡眠和心情也都能隨之改善,其實隨著年紀增長,睡眠形態會有些微改變,但只要白天精神維持的不錯,也不會影響到生活,便不用太過擔心。此外,如果有很嚴重的更年期症狀難以承受,建議還是至婦產科接受較完整的評估,才能夠做有效的治療。最後,若是家中的媽媽或是阿嬤的失眠困擾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與情緒,也可以尋求醫院的睡眠中心、精神科或身心科等專業人員的協助,希望天下的媽媽們都能夠夜夜好眠、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