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Andy, A little worried, https://flic.kr/p/zA61M, CC License) |
這是筆者引用自「大腦當家(遠流出版)」一書第106頁的一段內容。這段內容是在向讀者說明「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往往會成為被處理得最深入的外在刺激,它在我們的記憶中停留最久,回憶的正確性也遠比中性的事件高!」。
這個原理曾在廣告中被運用,以網路上找的廣告為例:
請駕駛人繫好安全帶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D1YpE7U33yo
請駕駛人行經住宅區,宜減速慢行的公益廣告 http://youtu.be/P9nqs6ohqVQ
請駕駛人減速慢行,避免因為他人的失誤會造成無可挽回的遺憾 http://youtu.be/qRXDJsI5WHg
這類型的廣告運用讓人感到驚訝、害怕的畫面,讓人經由對該情境的理解或是對人物的同理而產生情緒,讓人自然而然地深刻去注意以及記得它所要傳達的訊息。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因為我們腦部有個叫做杏仁核的結構,簡單來說,它與情緒的產生和維持有關,特別是較為本能而原始的情緒反應,例如:害怕、生氣。在杏仁核裡面充滿了多巴胺(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當大腦察覺到一個充滿情緒的事件時,杏仁核就會將多巴胺釋出,讓它進入腦部的神經系統,因為多巴胺能幫助記憶以及強化訊息的處理,它的作用就好比便利貼上面寫著『記住它』一樣。大腦就把這個化學的便利貼貼到正在面臨的事件上,例如:正在看到、聽到的,意味著這個事件需要進一步的處理,就好比你在一張重要的照片貼便利貼,標示出這個照片是重要的,要好好保存下來一樣。這樣的機制被推論為是具有演化意義的,畢竟動物存活於世,總是要設法記住被威脅的經驗,尤其有些的威脅可能第一次遇到時還能佼倖逃脫,但是第二次可能就不保証也有這樣的機會了!所以,需要一個機制讓生物可以在極少的學習次數中就牢牢記住,以利日後趨吉避兇。
上週三(2014/5/21)在台北捷運發生的隨機殺人事件高度引發社會大眾的重視,各新聞頻道當然會加以重點報導,經由家中或各個公共營業場所的電視放送出來時,孩子們難免會多多少少看到或聽到這個新聞。若幼兒的語文理解弱,理解不了新聞中的用詞,也跟不上新聞記者的說話速度,那麼電視畫面以及週遭大人的反應與說明就成了他理解的途徑,例如:他經由家長的情緒反應來理解現在看到的事情是讓人嫌惡的。所以,新聞的畫面真的是需要自制的,而家長發現新聞內容不宜兒童觀賞時除了適時的轉台以外,亦宜避免過度的去反應。若孩子已經處於學齡期時,較能經由新聞中的用語來了解發生什麼事了,不妨參考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的建議(請見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8318),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
筆者的內人觀察到在當天下午五點到六點之間,可能由於事發突然新聞畫面來不及處理,新聞頻道中呈現了血淋淋的畫面。筆者認為這相當的不妥,因為就算語文理解弱的孩子看到血淋淋的畫面:
第一、若只是定格的畫面,那是他生活中沒有經驗的畫面,可能會引發他的好奇心,會想盯著看,甚至問:「哥哥,躺躺,紅紅的,怎麼了?」,到這時他可能只是好奇,還沒有什麼特定的情緒反應。
第二、若畫面是動態的又伴隨週遭人物的尖叫或其他驚慌的反應,這時,他可能會理解到這不是好事情,不過,可能還是在一知半解的情況。
第三、若身邊的重要他人(如:主要照顧者)看到後,突然來一聲驚訝的叫聲,那麼他應該就能肯定這是會讓人嚇一跳的事情,甚至,因為尖叫聲而被嚇到了,他可能也將這個畫面與驚嚇的反應連結起來。而這樣的學習方式,就如本文一開始所陳述的,是一種本能的、深刻的學習。
總之,廣告還會顧及觀眾的反應,避免因為過度渲染情緒反而模糊廣告要傳達的訊息,或是甚至對廣告主產生反感,所以,廣告的內容還會再三拿捏。可是應該被定位為「普遍級」,應該可以被闔家觀看的新聞畫面呢?在新聞的自律正在進步的當下,面對內容載有過度情緒訊息的報導時,家長宜謹慎把關,若還是不小心看到了,也請儘可能地冷靜地反應、轉台,然後,事後觀察孩子的反應,與孩子討論心中的焦慮,並且妥善的處理這樣的情緒反應。若孩子真的事後仍長期出現過度焦慮的情緒反應,甚至,將焦慮的對象擴散到其他的對象,如:本來是怕搭乘捷運,後來連去坐公車、公共場所、人多的公共場所都會害怕,宜至各大醫院的兒童心智科尋求協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