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們提到「高密度」與「擁擠感」。「擁擠」是客觀的密度與個體認知判斷後所產生的主觀壓力感受。本週我們嘗試將擁擠感做比較詳細的介紹。並且繼續提供一些方法讓讀者「創造空曠」。
高密度是引起擁擠的必要條件,但是並非所有的高密度都會引發擁擠感。環境心理學認為對人類產生擁擠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訊息超載、行為約束、生態層面中的資源不足。
「訊息超載」或「刺激過量」是指人們收到的訊息負荷超過合理的水平(Milgram,1970)。刺激過量容易讓人緊張不安。你是否曾經有過待辦事物的工作清單太長,但是所有的要求又必須馬上處理,已經沒有時間了卻又卡了一個部門會議,什麼事都不能做的感受?那就是「訊息超載」的擁擠感。訊息超載的人每天需要為大量的訊息作優先排序,或者回想清單上還有哪些事,哪些可以一起處理,哪些可以緩辦。這樣的環境中,如果能免除讓個體處於刺激過量的狀況,擁擠感就可以大為緩和。
「行為約束」也是產生擁擠的原因。這通常是由於「自由」的缺失引起。並且,當這個阻礙的原因竟然影響了個體最想要達成的目標時,擁擠感就會增強。如:50萬人一起跨年很熱鬧,但是回家時擠不進捷運站,行為或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於是擁擠感變得不能忍受。往往「行為約束」的狀況容易使人失去控制。「失去控制」是指人們在生活中失去自己對於環境的控制能力,使環境變得不可預測(Altman,1975)。循前例,跨年完擠捷運回家,自己對回家時間的預期失去控制,如果這時排隊的隊伍亂插一氣、推擠無序,那控制的缺失感就更強烈了。如果能提供一些控制的方法,人們的擁擠壓力也會減輕。
「資源不足」是生態心理學家提出來解釋擁擠感的原因,資源有很多種內涵,舉凡食物、衣物、田產、水電、交通…等。另外,空間、時間、服務,甚至個人的內在彈性等都是資源的一種。其中空間資源是很重要的內涵。如果高密度的環境中可以提供個體足夠的資源,那擁擠感就能得到紓緩。
了解擁擠感的成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因為那意味著我們可以透過某些作法來改善它。上次教大家創造空曠中很好上手的「空間空曠法」。以下我們列出其他創造空曠的方法:
1. 訊息減量法(創造時間空曠):很多公事擠在一起並不是我們的本意,如果公事私事混在一起那就更擠了。我們可以創造一些時間的空曠。如:每週一天下班不排任何事;每週一天上班中午不跟團體出去吃飯;每天下午兩點半獨自離開座位五分鐘靜靜的泡一杯咖啡;行事曆上每件事排進去時,確保除了車程延遲以外一定還有半小時…等。利用客觀且具體存在的空曠時間,讓自己的行程「鬆一點」,重整一下再出發。
2. 預習控制法(創造心理空曠):當我們的控制感缺失,一切變得不可預期,我們就容易失序煩躁,產生心理擁擠感。於是我們可以進行「結果預期」的練習。例如:為了要事出門,先預期最大的塞車時間來安排會面時間;要做的事情突然改變後,先想出改變可能帶來的限制,以及自己將失去什麼原本可控制的部分,再對可能的失序進行「結果預期」練習。讓自己具備「削波塊」的能力,當擁擠感排山倒海而來時,總是有辦法「擋一下」J
3. 環境營造法(創造空間空曠-續)上次提及,我們可以清一張每天使用的桌子、騰出一個角落、貼一張開闊的海報來改變我們的高密度環境。研究顯示空間中有「開闊地」面積將是重點。Hall(1988)曾提高建築密度來緩解擁擠,為什麼呢?因為高聳的建築將提供開闊地來改善交通狀況。以現代生活而言,一個人每天24小時馬不停蹄的工作與生活,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建築室內度過,因此,室內空間空曠,有明顯的走道或刻意營造的私密都會有所幫忙。Baum 與 Davis (1980)嘗試將長廊式的10戶學生套房中間加個隔板、並且開個門,5戶各自成格局,儘管門沒有關上,但是學生的擁擠感減少了。這是個有趣的研究,意思是,只要我們的「人均空間感」增加,擁擠感就減少了。
以上提供大家一些方法創造各種空曠,大家可以試著使用看看,不過提醒讀者們,請不要一次全部用上,這樣的改變太巨大,會有另一種不可控制的擁擠感湧現。找一個你好上手的開始吧!
(Photo via SilviaSala, CC Lic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