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親子心樂園】利用視覺提示來增加自發性

(Photo via Louish Pixel, Danboard Parent Child Strobist, http://flic.kr/p/8oF78B, CC License)
孩子做得到,也願意做,但還是常常需要我的提醒,真是覺得有點煩!

不知道在你家是不是曾發生過這樣的情形?在唸小學的孩子孩要出門上學時容易忘東忘西,已經跟他交代過好多次了,他知道要檢查,也知道應該要事先準備,早上出門的時間也不趕,可是往往在出門的當下你還是能發現他漏了什麼。你稍微提醒他一點點,他又可以馬上全盤想起,然後迅速予以補救。幾乎每一個上學的日子如此這般的循環再循環,煩都煩死了!不提醒他就讓他忘記帶,讓他被老師責難以換取教訓也沒有長期的效果。孩子被罵了,苦著一張臉回來,我們問他要如何改進,他又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明天早上照樣做不到啊!我們天天提醒真的覺得很煩,孩子天天被唸也不高興,怎麼辦呢?

會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不少,可能孩子還小、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都是可能因素。今天我們先談簡單一點,就先假設孩子的能力和情緒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自我管理的能力還在發展中。這樣的話,孩子看似有這樣的能力但卻表現得不太穩定,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一些提示。請見以下說明:

一、口頭提醒:這是最常被大家使用的方式,也是提示的一種。優點是孩子可以聽到要做什麼,缺點是他只要負責聽以及執行就好,想都不用想,長期下來好像看不太到什麼進步。

二、視覺提示:這種提醒的方式就是藉由讓孩子看到,然後,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以前那個例子來說我們如果應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我們可以採行以下的方式:
1)位置的接近性:將孩子上學要帶的東西全部都堆在門口的櫃子上,而且應用種種的方式(如:繩子、扣環)將出門要拿的袋子和書包的背帶全部綁在一起,孩子只要記得把書包背起來,自然就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提袋通通都帶走了。我們在前一天晚上要睡覺之前,就和孩子先把出門要帶的東西按照聯絡簿的要求準備好,然後,將這些東西放到門口的櫃子上,把東西都綁好。我承認運用這個策略我們要和他一起事先準備,我們的輔助仍然是相對比較多的。
2)圖形或文字提示:將出門前需要檢查的每一步過程用圖形或文字的方式寫出來,然後,將這個提示卡貼在大門的背後,建議面積儘量大一點。提示卡上面標示的檢查步驟儘量有一定的規則,這樣子我們要建立口訣也會比較方便,例如:從上摸到下,摸頭頭看看有沒有戴帽子、摸臉臉看看有沒有帶眼鏡和口罩、摸肩膀看看有沒有背書包、最後雙手空空的一手要提一個袋子喔。圖形的內容就可以包括出門要帶的東西,例如:帽子、眼鏡、口罩、書包、餐袋、美術用品,如果孩子的年紀比較小,建議就直接用物品的照片(畢竟現在拍照很方便,拍完再將照片放到word裡排版再印出來就好),當然若是孩子已熟悉國字,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即可(建議字印大一點)。
3)等到行為穩定之後,提示可以漸漸退場:前一天晚上陪孩子準備書包是一種提示;看到孩子出門前還在晃來晃去就帶他去看貼在門口後面的提示卡,陪他背背口訣,然後請他一樣一樣照著做,這樣也是一種提示;當然!用嘴巴講要拿什麼也是一種提示,只是輔助的程度不一樣。如果時間不是那麼急迫的話,儘量不用大人去一件一件地告訴他,只要提醒他去看提示卡就好,或是在口訣上開個頭看他能不能背完,若是他做了但是不完整,就請他再看一下提示圖卡片或是再背一次口訣,檢查自己到底漏了什麼。剛開始他還很不熟悉時,我們完全提示「需要一件一件地告訴他要準備什麼」,提示退場一點就改成「請看提示卡,陪他依卡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看提示卡來背口訣,陪他依口訣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去看提示卡,自己快點準備,或是在口訣上起個頭,然後讓他自己唸完,自己準備」,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該做什麼呢?」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就不再只是依照你的指令來做事,而是漸漸在思考上有了負擔,他得知道自己該看什麼或者自己該記得什麼(甚至下一步是什麼)。運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有恆心照著做一個月,連幼稚園中班、大班的孩子都可以練好自己上學出門前應該帶什麼,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加加油試試看吧!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若是孩子老是「做得到,卻不願意做!」而且運用上述的方式也練不會的話,我們要考慮的事情就會比較多了,例如: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建議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一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