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6日 星期四

【轉心.轉境】Pause Corner 04_設定讓心舒服的溫度

   
        天氣真熱!夏天的正午走出戶外用餐,才一踏出大門,就快被迎面襲來的高溫吞噬,走在路上馬上汗流浹背、昏昏欲睡。用完餐後滿頭大汗走進辦公室,涼爽的冷氣一吹突然又頭痛了起來。你是否有類似的經驗?總在夏天的生活中,每每需要適應較多的「溫度」變化呢?

     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公布的氣候報告書指出,地球冬天的溫度屢創新高,下圖顯示了自1860年來全球「溫度」逐漸上升的趨勢。高溫造成的氣候劇變讓我們生存的環境中災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需要堅強的面對。今天要來談談「溫度」




        「溫度」除了影響巨觀的「居住環境」,也影響個人表現。一般而言,高溫使人體可負荷的耐力降低、工作效率下降、衍生較多的錯誤。而如果環境溫度超過32C以上,需要高度注意力的工作往往會遭遇更多的挑戰。高溫,使大腦「覺醒水準」下降、注意力分散,對於動作的準確性、反應速度及靈敏程度都會受到影響。另外,低溫影響了觸覺辨別力,操作的靈活性也會降低。


        另一方面,「溫度」,對「心理層面」也會產生影響
        
        研究發現,「溫度」和顧客的「購物慾」有著微妙的關聯,而這巧妙的真相就是25C,這樣的溫度可以使賣場的顧客感到舒服,更容易成交生意。另外,商人們很聰明,賣不同的商品就有不同的溫度,如:賣泳衣時熱一點、昂貴的商務服裝則冷一點。巧思所見、商機無限。


        台灣處於亞熱帶區域,氣候條件與他國相異,因此國內學者曾研究,「什麼樣的溫度最適合閱讀?」,結果發現,不管是青年人、中年人,都喜歡舒服的25C閱讀環境,若有點風的話,28C亦可接受。


        溫度對人的影響也顯示在對人的判斷上。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手中一直拿著一杯熱的飲料,對人的評價會比較寬厚而溫和一點,而手中有溫暖的東西,也比較不吝於分享,這似乎與早期體溫隱喻著母親與幼兒的信賴感有關。


        成大學者對於「室內環境溫度」與「工作效率」、「心理舒適程度」做個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需長時間工作者,室內溫度以27C最佳,而若短時間需要顯著提昇工作效率的話,則可調控室溫至28.5C


        以上簡單提供幾項心理研究與大家分享。不知道你是否會跟筆者一樣好奇的想要試試看,微調一下家中的冷氣溫度或辦公室的環境溫度來搭配各種活動的進行呢?冷氣每調高一度,可以節省百分之3的冷氣電費,相等於減少排放約250萬噸二氧化碳。還是別忘了隨手做環保照顧地球~

 (Photo via Olgierd Pstrykotwórca, CC Licens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