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剪髮時,遇見了一位穿著性感、身材濃纖合度的美女。她踩著高跟鞋走了進來,手挾著晚宴包,美麗讓人無法忽略,我也欣賞她一會兒。設計師問:「跟昨天一樣嗎?」「對,一樣夾捲」。一句話後,設計師、助理開始重複自動化、熟練的步驟,快速得像自動洗車機一樣,瞬間美女的頭就被洗好了、直髮被夾捲了、噴上了大量的定型噴霧(多到在三個座位外的我也覺得我的頭髮固定了)!!!所有的程序在20分鐘內就完成。最後,美女拿出晚宴包裡的睫毛膏與口紅,在鏡前輕輕一刷一抹補了個妝,起身迅速的走出去,出去前揮了個手:「明天見!」
我與設計師聊了起來,美女因為工作的需要,每天上髮廊洗頭、造型,是她每天上班前的例行程序。
當我迫不及待等著剪完頭髮,回家倒頭睡覺時,美女正要上班呢!當我想著自己的確沒有整理頭髮的預算時,卻有人將它列為必要開銷。社會上各種人都有,我卻不會每種都認識,環境與工作型態的不同,讓我們只能認識一部分,常跟自己聚會的可能也作息相像、個性相像、或興趣相像的人。我想到古人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說法,是種「聚集」現象的描述。
具體而直觀的聚集現象為地表上「聚落」的形成。地理學說,「聚落」是人們共同居住、生活、工作的地方;它的組成有居民、住屋、道路、生產場所等要件;形成多在地形平坦、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之處。依照聚集型態的不同,可分為集村與散村。聚落的發展,大而成都市,進而成都會區,更可囊括周邊衛星市鎮。聚落與人也是發展文化最小的群體單位。
心理學或社會學上的聚集現象會著重在「人群」的聚散、「團體」、「社群」的產生,跟地理概念中「聚落」的形成一樣都需要許多條件。你擁有哪個團體?參與哪個社群,歸屬於哪個圈圈?今天來談談社群、團體群聚與團體迷思。
社群這個概念現在好紅,最具代表性的是Facebook,而這個虛擬社群越來越複雜,社群裡還有公開或非公開團體。這樣的社群怎麼運作的?我們都會--互加好友、然後發表、分享,按讚、被按讚。1974年心理學出現「社群意識」(Sense of community)的概念。
McMillan、Chavis 在1986年提出的社群意識理論很有影響力。他們認為社群意識是「一種成員關係,有著歸屬的情緒,互有影響力並且滿足需求,彼此分享情感」,說的不就是我們按讚與被按讚的人生嗎?
我們在社群網絡中可能屬於很多社團,但是真正讓我們有歸屬感的也許不多,而歸屬感是「成員關係」中主要的成分之一。也許有人有經驗,當本來很喜歡的封閉性社團突然加進一個自己不是這麼喜歡的人,自己在當中分享的內容與份量就會減少,甚至有轉移社群或另起社群的可能。「成員關係」指成員互相接受後出現認同行為的關係,在有一定象徵意義(A symbol system)的有形或無形空間中(如:社團名稱、穿著、Logo),有安全的界線(Boundaries),能在界線之內感受到情感的安全(Emotional safety),投入互動(Personal investment)進而產生歸屬與認同(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fication)。我們可以看看自己所處的社群裡,是不是讓自己比較認同而願意經營的都有這些元素。
另一方面,社群也有社群的壓力,社群中只有全然的歸屬容易產生迷思。你有沒有曾經因為社群裡瀰漫某種意見的共識,而讓你在表達不同想法時顯得困難?甚至乾脆不要理會整個對話串?會不會因為較活躍成員的發言而容易忽視自己心中的疑慮?為了得到群體認可而沒了主見出現從眾決策?這些都是「團體迷思」(Groupthink),又叫團體盲思。這個概念首先由美國心理學家Irving Janis提出。指的是「一種思考模式,團體成員為了維護凝聚力,追求團體和諧,因而無法現實的評估其他可行辦法的狀況」。
若團體中有非常相似的價值觀與成員背景,彼此有高度的凝聚力可能誘發團體迷思的出現,又或者團體中成員沒有信心提出更好的方案,都會出現迷思現象。團體迷思一出現,就容易出現不合理的結果,導致決策不全面、罔顧風險,應對變得偏頗,突發狀況的備用方案缺乏……等。當一引發負面的從眾效應(conformity)後,「人多」就會變成唯一勝出且剩下的價值。
說一個1958 年經典的從眾研究:「線段實驗」。心理學家Solomon Asch將兩張卡片交給一群受試者,告知他們將進行一個視覺測試(一群人中只有一個是真正的受試者,其餘都是研究刻意安排的)。第一張卡片中有一條線段,第二張卡片中有三條線,請受試者指出第二張卡片中哪條線與第一張卡片的線段等長(一樣的,心理實驗真正想了解的不是視覺)。在顯而易見的長短中,研究後顯示,平均有33%的人判斷是從眾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從眾的判斷,但是在正常狀況下會判斷錯誤僅不到1%。
說到這裡,不禁讓我想到現在資訊如此發達,容易引發群眾一窩蜂行為的機會太多,從國際事件、政治、法律、流行、飲食、無一不影響。本來的小事都因為可能的團體迷思或從眾而掀起一團混戰。
最後想分享一些防範團體迷思的方法:
- 如果你是群體的領袖或者隱性領導,你可以「鼓勵」或「感謝」反對意見的出現。
- 群體中可以「指派成員」當反對角色
- 若對於一個議題有「下一次討論」時,讓每個成員「必須先提自己的疑問」
- 重要決議達成前,徵詢群體「外」專家,對群體決議提出「挑戰」
- 常使用「腦力激盪術」(brain storming technique)討論事物。
- 註:腦力激盪是一個可以產生新奇、創造力的問題解決技巧,改善因「團體壓力」帶來的意見壓抑,其重點在於鼓勵大家儘量表示意見的氣氛,並不管所提的意見有多荒謬,在進行討論之前,別人不可批判或做任何的嘲笑。其四個重要原則為:禁止抨擊、歡迎自由聯想、要求量多,以及尋求整合和改進。
除了現在的腦力激盪外,之前我們亦提過「心智圖法(Mind Mapping)」,大家可以一起參考。希望我們面對一波一波大環境當中容易迷思或迷惘的議題時,都能有更澄明的心去分辯,並且創造更好的應對策略去突破困難。
中圖:lauwa00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