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AMERICANVIRUS, Children Of The Corn, http://flic.kr/p/63xUij, CC License) |
最近陸續接觸了幾個青少年,雖然成績大都在中等水準,但也都沒有學習能力的問題,個性也都算溫和而乖順,在學校的人際相處良好,在老師的眼中也都是個乖孩子,不管在家或是在學校都沒有素行不良的記錄……那麼不知你是否會好奇:「這麼好的孩子為什麼需要來看臨床心理師呢?」
的確,乍看之下孩子的狀況都很好,但是這些家長們有著共同的疑問:「孩子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想要學什麼都可以!想要買什麼也都可以商量!完全不用煩惱生活問題,在家也不用做什麼事!怎麼在學業上一點也不想拼一下?學過那麼多種才藝也都學得不錯,但是就是沒有想更上一層樓?」。簡單一句話:「有可以全力一拼的環境在支持他,但怎麼都沒有鬥志呢?」,讓筆者來換句話說:「缺乏成就動機」。
「缺乏成就動機」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要面臨的挑戰超過孩子的能力太多、其他的壓力因素佔據了孩子的心思、因事情排太多而心態上已疲累了、長期被負面評價而缺乏自信(甚至自暴自棄)、天性就是比較easy一點,凡事都「嘸要嘸緊」。而這幾個青少年朋友則是「不知為何而戰」。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隨著他的智能漸漸發展,一定會開始有自己的主見(從一歲多開始)。一歲多最慢兩歲對自己能夠做好一件事(就算只是喝完奶把蓋子蓋上)會覺得很有成就感。主見及成就感那麼早就開始萌芽,為什麼這群乖順的國中生卻對於生活中的挑戰顯得意態闌珊呢?
與他們會談,回顧他們的成長背景,生活都相當豐富,從小上課、學才藝、出遊、暑期營隊樣樣不缺,但是,就獨缺了「自己的決定」。的確,他們當中不乏小提琴拉得嚇嚇叫的,但是,卻也不知道要不要再繼續學下去!問他當初是怎麼開始學琴的?他也講不清楚,只知道媽媽建議這個,自己也還好,就這樣開始了。繼續再談下去,發現不只這件事,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往往都是家長安排好好的,自己只要配合的做就是了。久而久之,漸漸的,配合是一種習慣,不用思考自己想做什麼也成了一種習慣,這樣子乍看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似乎也缺少了一點衝勁,也了一種追求目標的渴望。這是我在這群乖順的孩子身上看到的。
成就動機能支持我們挑戰結果未定的事務,甚至去幫助我們撐過眼前的不順遂,尤其在我們期待的成果(或獎賞)並沒有如期待地出現的時侯,至少我們還可以自己給一個無形的肯定「我做到了!我好棒!」。要給孩子一個具有成就動機的成長環境並不難:
首先,給他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思考什麼是他要的,長期如此,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也會開始知道除了追求結果,事情本身也有其意義存在。另外,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在他遇到困難時多少會比較甘願一點。至少,能漸漸形成他思考的習慣,以及對於偏好的自我覺察。當然,孩子漸漸有主見後,家長會覺得孩子沒有這麼「乖」,但也因為有了自己的主見以及具有思考的習慣,才不致於朋友說什都好。
其次,重視孩子在過程當中的努力:事情若是如預期的發生,孩子可能得到期待的結果(如:贏得獎品),但是也可能結果並不好,這個時候家長的角色就非常重要,我們應該出面肯定孩子在過程中的付出與堅持,甚至明確的指出在這個過程當中所得到無形的收穫。這種在意義層次的思考,這讓孩子有機會體驗到無形的成就感、自信心、自我效能感,而不是一直專注於有形的結果。
再者,讓孩子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承擔後果:前面這幾個青少年朋友的父母們對孩子是非常關愛的,正因為這樣的關愛使他們時時刻刻注意著孩子的舉動,稍有點不對勁就加以介入。這樣子當然可以避免孩子犯錯,但讓我們想一想,面對事情出錯通常會給我們壓力,我們會面臨道歉、修正、困窘等等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對我們修正自己的行為和策略是不是有幫助呢?而父母親的過早介入,即使他向孩子清楚地講到後面可能的失誤以及帶來的後果,孩子真能體會到這些還沒有發生的壓力嗎?當然,身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是不可能什麼都不做,但是只要事情的結果並非不可逆的、並非犯法的、並非具有重大身心傷害危機,那麼我們是不是該給孩子空間去讓他承擔自己的決定所帶來的後果?至於,這個空間應該留多少,大家可以慢慢思考。
每個孩子和他身處的環境都不一樣,該讓孩子有多少的選擇空間?該讓孩子承受什麼程度的錯誤?該怎麼拿捏都可能因人而異,若是你覺得困惑的話,請尋求專業的兒童青少年臨床心理師諮詢,別一個人煩惱過了頭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