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心理一思的朋友們,應該不難知道我們是一群熱愛心理學的臨床心理師們(因為我們也強調了很多次XD)
正因為熱愛心理學,我們也喜歡心理師這份是以幫助人類、呵護你我身心健康的工作,更因為是助人專業,所以我們不斷追求成長及專業品質(其實這也是所有醫護人員的共同使命),所以心理師執照需每六年就要更新,期間需修滿一定時數的在職進修課程或督導(註1),這是維持專業品質的基本要求,台灣更在2001年正式通過心理師法,根據法規,要成為心理師首先要取得心理學的碩士學位,其中包含一整年全職的實習,方有資格參加心理師的專技高考,通過考試並取得執業執照後,才能從事心理師的業務。
這樣的資格取得不易,要維持更是不容易,但為了照顧人民的身心健康,這是甜蜜的負擔與責無旁貸,身為中生代的臨床心理師一直對於自己所擁有的助人專業為傲,從病人結束治療的笑容裡,我們看到了回饋與希望,也時刻提醒著自己,再累也要不斷努力,能為所愛的台灣發揮自己小小的力量,辛苦是值得的。
但,就當心理師們不斷在自我前進與專業成長的路上,現在面臨了重大的考驗!日前蘇清泉與江惠貞兩位立法委員欲將心理師的應考資格下修至大學學歷一案(你沒有看錯,是由“碩士”向下修至“大學”),並在未徵詢相關專業團體下提案也通過了一審,最了解心理專業的“臨床/諮商心理學會及各公會”深感此案可能會衝擊台灣心理學的發展,在期間不斷整理資料給立委們,也在後續公聽會上進言和表達訴求,但目前提案立委們仍執意強行修法,而江委員近日在公聽會後的修正草案則繼續提出五年以上臨床實務經驗之大學學歷可報考心理師,以收「量增質佳」之效。
但這著實是讓人更擔憂的提案,擔憂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擔憂之一:
追求身心健康之專業為何走回頭路]
當國外心理師相關法條均已訂定心理師考試資格為碩士學位時,台灣心理師已行之有年的專業養成為何要止步,美國和加拿大的門檻更是必須要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也有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辦理的博士層級心理師的培育課程,供心理師繼續教育以追求更高品質的助人專業(註2)。
當台灣心理師相關法條及專業不落後亞洲各國時,台灣心理師專業養成為何不堅持對的路,舉日本為例,日本在1988的心理師法通過後,一樣要求大學畢業後在日本臨床心理師協會所指定之研究所畢業,並通過資格檢定者才能取得正式資格,且每5年必須更新審查一次執業資格。
大陸也在近年來深感心理師專業養成的重要性以及成熟度不足時,開始出現心理師資格上修或修正的相關規劃,一直領先的台灣醫療品質、心理師專業養成為何要走回頭路,而且現今社會心理疾病及情緒困擾早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更該維持我們的專業品質,捍衛民眾的心理健康。
[擔憂之二:
- 專業養成為何要止步
當國外心理師相關法條均已訂定心理師考試資格為碩士學位時,台灣心理師已行之有年的專業養成為何要止步,美國和加拿大的門檻更是必須要取得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也有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辦理的博士層級心理師的培育課程,供心理師繼續教育以追求更高品質的助人專業(註2)。
- 專業養成為何不堅持對的路
當台灣心理師相關法條及專業不落後亞洲各國時,台灣心理師專業養成為何不堅持對的路,舉日本為例,日本在1988的心理師法通過後,一樣要求大學畢業後在日本臨床心理師協會所指定之研究所畢業,並通過資格檢定者才能取得正式資格,且每5年必須更新審查一次執業資格。
- 專業養成為何要走回頭路
大陸也在近年來深感心理師專業養成的重要性以及成熟度不足時,開始出現心理師資格上修或修正的相關規劃,一直領先的台灣醫療品質、心理師專業養成為何要走回頭路,而且現今社會心理疾病及情緒困擾早已是不可忽視的問題,我們更該維持我們的專業品質,捍衛民眾的心理健康。
[擔憂之二:
服務品質下降,民眾找不到合適的心理師的可能性大增]
心理師在現今醫療環境下已有多方負荷(教學、行政、臨床以及研究),如果此修正案一旦通過,大學畢業生這五年累積臨床經驗的過程中,勢必需要資深心理師的督導,這樣工作量的走增也會壓縮資深心理師的臨床服務時間,難保出現資深心理師離職潮,如此一來更可能導向「質降」的結果,最後犧牲會是?
心理系大學生在現行大學的課程設計及師資結構下(註3),尚未具有心理師執業能力,在面對處理各式複雜心理問題,大學畢業生的人格成熟度也將面臨極大考驗,這五年以上邊做邊累積經驗的過程中,醫療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肯定比現今醫療體制(碩士畢業+實習一年,註4)來得高,病人在已需心理照護的脆弱特質下還得忍受這樣的服務,一樣是「質降」的必然結果,最後犧牲會是?
就經營者(資方/財團)與受雇者(心理師)的供需比來看,未有執照的大學畢業生即可以在醫院服務病人(還有5年”以上”的工作時間),屆時肯定供遠遠大於求,短期來看絕對是對經營者有利,有壓低薪資雇用心理師的籌碼,心理師可能得以“重量不重質”的工作模式求生存,但心理治療向來就把重視品質擺第一步的醫療行為,中長期來看,一樣是「質降」的結果,最後犧牲掉的會是?
- 現行資深/碩士級心理師面臨工作量增加,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
心理師在現今醫療環境下已有多方負荷(教學、行政、臨床以及研究),如果此修正案一旦通過,大學畢業生這五年累積臨床經驗的過程中,勢必需要資深心理師的督導,這樣工作量的走增也會壓縮資深心理師的臨床服務時間,難保出現資深心理師離職潮,如此一來更可能導向「質降」的結果,最後犧牲會是?
- 大學畢業生長達5年邊做邊學,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
心理系大學生在現行大學的課程設計及師資結構下(註3),尚未具有心理師執業能力,在面對處理各式複雜心理問題,大學畢業生的人格成熟度也將面臨極大考驗,這五年以上邊做邊累積經驗的過程中,醫療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肯定比現今醫療體制(碩士畢業+實習一年,註4)來得高,病人在已需心理照護的脆弱特質下還得忍受這樣的服務,一樣是「質降」的必然結果,最後犧牲會是?
- 供遠遠大於求的局面下,服務品質下降的可能性
就經營者(資方/財團)與受雇者(心理師)的供需比來看,未有執照的大學畢業生即可以在醫院服務病人(還有5年”以上”的工作時間),屆時肯定供遠遠大於求,短期來看絕對是對經營者有利,有壓低薪資雇用心理師的籌碼,心理師可能得以“重量不重質”的工作模式求生存,但心理治療向來就把重視品質擺第一步的醫療行為,中長期來看,一樣是「質降」的結果,最後犧牲掉的會是?
最後犧牲掉的會將是… 又再是全台灣民眾的福利及心理健康。再怎麼看,怎麼算,這樣大學畢業臨床工作5年以上就能考心理師證照,以達江立委期望「量增質佳」之效的修正草案(註5),最後都可能演變成「量增質降」,或是「量降質降」的結果(註6)。
心理師法下修草案,關係到心理師的服務品質,更關係於你我的身心健康,如果你也一樣有擔憂不安,刻不容緩的一樣想做點什麼,你可以幫心理師們告訴周遭的親朋好友,轉發這則文章,多一個人知道,我們就多一分力量堅持下去。
我們也邀請大家填寫這份政大心理系許文耀系主任設計的「心理師法下修態度調查」以收集大家的看法,問卷內容只有五題和簡單基本資料,不會花太多時間,更謝謝你有耐心閱讀全文及關心這個議題,非常感謝大家(鞠躬)。
心理師法下修態度調查(民眾版):http://goo.gl/xRGnvy
心理相關科系的學生(含畢業生)版:http://goo.gl/VITE3A
註1:醫事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每六年接受下列繼續教育之課程積分達一五○點
http://www.atcp.org.tw/law_ok.php?lid=44
心理師法下修態度調查(民眾版):http://goo.gl/xRGnvy
心理相關科系的學生(含畢業生)版:http://goo.gl/VITE3A
註1:醫事人員執業登記及繼續教育辦法:每六年接受下列繼續教育之課程積分達一五○點
http://www.atcp.org.tw/law_ok.php?lid=44
註2: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繼續教育課程
https://www.apa.org/education/index.aspx
註3:心理師資格下修 師資恐難負擔
http://goo.gl/Y7EiX7
註4:心理師考試規則,第六條,心理研究所主修臨床心理,並經實習至少一年
http://www.atcp.org.tw/law_ok.php?lid=38
註5:一百零七、 本院委員江惠貞等25人 擬具「心理師法第二條條文修正草案」(屆別-會期-會次 08- 05- 06)
http://misq.ly.gov.tw/MISQ/IQuery/queryMore5003vData.action
註6:如果委員們擔心的是碩士畢業的心理們人數不足,然後放棄心理學界捍衛已久的專業養成而下修至大學畢業,這更是錯誤的前題,因為目前擁有執照的心理師已經足夠(且每年穩定增加中),遠高於職缺數量才是目前現況。若真的要增加醫療及市場上的心理師數量,也許該著手的是,如何讓現行(碩士級)心理師擁有更好的工作環境、專業地位以及薪資報酬率,讓現在有執照、有專業的心理師們有更多服務人民的身心的可能性,相信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人投入這塊領域。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404150743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