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識說心語】談論記憶會改變記憶


1990年,SchoolerEngstler-Schooler兩位認知心理學家,進行了一系列他們稱為「語文遮蔽效果」的實驗。他們想要知道,「口頭討論」一項視覺記憶,是否能改善記憶的準確性?

在實驗中,他們準備了一些臉孔與顏色給參與者觀看,結果發現:當我們談論某樣看過的東西時,反而無法正確回想樣貌。當我們用「語言」處理腦海中的「圖像」時,其實反而會「遮蔽」、重構或扭曲記憶,讓我們「看不見自己看過什麼」。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要求一位犯罪現場的目擊證人先用口頭描述兇手的樣貌,接下來他在指認隊伍中認出真兇的機會,可能比另一位保持沉默的證人低。

Schooler
還提到:「文字化會對多種非語文刺激的記憶造成損害……非語文的刺激都無法適當地利用文字回憶。」

這樣看來,將視覺記憶文字化,都是不好的事情囉?其實,未必如此。

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會碰到一類狀況,個案的「視覺記憶」過度清楚強烈且難以言說,不僅會在清醒時突然閃現插入腦海,也可能在睡夢時成為夢靨。這樣的狀況我們稱為「再經驗」,是經歷過「創傷」的個案經常會有的症狀之一。

在創傷個案的治療中,透過語言將記憶陳述出來,是許多治療取向的核心做法之一。許多個案都會在透過語言努力述說的過程中,發現原先栩栩如生的記憶,在述說完後有了些改變;或是,發現原先伴隨視覺記憶的強烈情緒,在記憶逐漸化為語言後,不再那麼猛烈讓人被擊倒淹沒。

在上面這張圖中,以簡化的方式呈現了這樣的過程:原本可能是一種傷害性的經驗(頭裂開了!),在經過「文字化」的治療討論歷程後,雖然仍有不舒服,但可能已較能忍受……(好吧,我知道這張圖做得有點牽強……

當然,這樣的過程需要一些前後的準備與時機的判斷,因此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協助他人進行。如果發現自己有需要,最好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

然而,透過這個小小的研究分享,也讓我們看到:人的心智仍有許多奧妙之處,但絕對沒有任何一種心智歷程是絕對無用的。誠然,有時我們希望自己的記憶更為清晰,但當過度清晰的記憶成為痛苦的來源時,讓記憶損害的「語文遮蔽效果」,也可以是有幫助的心智歷程!

事實上,身為專業的臨床心理師,正因為有這些基礎心理學的研究在背後支撐,才能讓我們更加明白:什麼樣的治療可能有效,什麼樣的治療其實無用。

也無怪乎有人說心理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大腦顯微手術」,因為就在這些心智歷程發揮作用的同時,我們的大腦也跟著被改變了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