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識說心語】憂鬱的人際互動模式





最近在門診中有位個案,原本性格外向、人緣好,卻在第一次憂鬱症發作後,因為反覆不斷對朋友訴說自己的憂鬱心情,導致許多朋友逐漸疏遠,而感受到加倍的孤立與受排斥。 

她試著透過其他朋友幫自己詢問:「為何本來無話不談的好友,現在連打招呼都不願意?」那位疏遠她的好友間接表示,當一直聽到重複的內容時,她實在不知道如何繼續幫忙下去。

這樣的故事其實並不少見,也讓我想起憂鬱心理病理中,一個複雜卻貼近現象的人際互動取向模式。

以下內容,在經過原作者同意後,修改自其論文*
學者Coyne1976年提出,憂鬱個體的一個主要疑問,便是要確認「他人是否認為我是個有價值、可接納的人?」;然而即使他人提供了保證,個體仍會繼續懷疑:「這是他們真實一致的態度,抑或不過是被我引發的反應?」

這兩個問題都不易確認,特別是後者,更需要在長期人際互動中釐清。但無論是因為不願意且/或無法忍受回答此問題所需的漫長時間,憂鬱個體有意無意地以自己的症狀尋求經常、重複的回饋,令他人持續提供同情與再保證;如此一來,憂鬱個體便得以檢驗自己的價值與可被接納性,並增加在關係中的安全感。 

對周遭他人來說,看見憂鬱症狀的固執和重複,難免感到不可理解與嫌惡;但憂鬱個體呈現的憂傷與痛苦,卻能強而有力地壓抑他人(暫時)不表現出厭煩與敵意,甚至引發他人的罪惡感。因此,周遭的人也會有意無意地,以再保證、支持、否認等方式,試圖減少憂鬱個體的症狀表現,並緩和內心的罪惡感。

然而,他人如此的反應方式可能逐漸產生口頭內容和情感品質間的落差(心口不一),這樣的落差讓憂鬱個體的猜疑提高,他可能開始認為:「我不是真的被接納,我無法得到關係維持的保證」。為了緩和內在漸增的不安全感,憂鬱個體只好強化原有行為——表現更多症狀,以獲得更多保證。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周遭他人便可能真的因「超過限度」而減少與憂鬱個體的互動,甚至離去。屆時,憂鬱個體極可能將面臨另一個隱憂:突然瓦解的社交圈及頓然失去他人的支持與確認。

果若如此,新產生的孤獨、被排斥甚至絕望,又將促使憂鬱個體表現出更多症狀。於是,由症狀為起點,此互動再次往復循環發展,最後,雙方各自運用的人際策略成為維持系統的力量,一個相互操縱的自我維持模式(self-maintaining pattern of mutual manip­ulation)於焉產生。
 
憂鬱個體的「尋求確認」轉為多疑、苛刻與拒絕相信;周遭他人的「回饋保證」竟減少了信任感、增加了不安全感。弔詭的是,雙方原來的目標都是「使憂鬱個體獲得接納與確認價值」,互動後雙方卻離目標越來越遠;彷如武俠小說中經常描述的內力比拼:誰先放棄,誰就要承擔一切後果。

--------
當我在門診對這位個案溝通並描述這樣的人際模式時,她幾乎是點頭如搗蒜,以一種深被瞭解的表情,肯定這就是發生在她身上的狀況。然而,緊接著她就問我:「那……我該怎麼辦呢?」

老實說,目前的研究,並沒有很清楚的找到什麼才是最有效的辦法;畢竟,會有這樣的模式,是人性。所以我告訴她:「其實,能夠『覺察』自己這樣的模式,就是很好的開始。當妳能夠看到自己在人際關係中重複出現的模式,並清楚看到它對妳的影響時,有時就足以讓妳產生改變。」

當然,如果她還能夠提醒自己,在想要尋求再保證時,採取些許不同的行為(例如刻意「命名」出自己的需求,並告訴朋友「我又想尋求再保證了」),相信也會有機會,打破原有的人際循環。

憂鬱具有生理、心理、社會多種可能成因,這個人際互動模式不在於探討憂鬱是如何「發生」的,而是探討「已經憂鬱的人」,如何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維持/增強其自身的憂鬱。如果你/妳身邊也有憂鬱的病人,也許幫助她與自己認清這樣的模式,便有機會避免憂鬱的持續與惡化!

*黃天豪、陳淑惠(2012)。尋求再保證:憂鬱的人際互動模式與中文版尋求再保證量表之編製研究。「中華心理學刊」,54(2)133-14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