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沒有「不」的一天


小學一年級的小明是這樣子度過他的星期一:早上起床起不來,媽媽說: 「不要再賴床了,快點起來!」。過了一會兒,他勉強地走到客廳坐在沙發上,媽媽說:「不要坐在那邊不動,快點去刷牙!」。好不容易終於盥洗完成坐上餐桌吃早餐,小明一口一口的吃著,媽媽說:「不要慢吞吞的,快來不及了!」。終於所有的事情都弄好,小明要出門上學了,媽媽說:「不要忘記帶東西!還有還有~作業不要忘記交喔」。在學校的情形我們就先略過......放學回家後,小明把書包一丟就迫不及待的跟媽媽講話,媽媽說:「不要講了,趕快去洗手、書包放好!」。過了一會,小明拿起戰鬥陀螺在客廳玩,媽媽說:「不要在那邊玩,你的功課咧?」。媽媽忙完煮飯的事情,走進小明的房間一看,果然,小明功課寫到一半拿起他最愛的歷史漫畫在那邊看,媽媽說:「不要看漫畫!跟你講過多少次了!」。後來到了要洗澡的時候,小明坐在客廳眼睛一直盯著漫畫,媽媽說:「不要再看了,怎麼一直拖拖拉拉的!」。這一天過到這裡,媽媽總共說了8次「不」,如果我願意寫的再仔細一點不知道會講幾次「不」?

當然,小明有些的行為的確是不太對,需要家長去提醒或指正,可是回頭想想,我們如果一天到晚被人家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即使自己有錯在先,應該還是會覺得很悶吧!雖然知道自己有錯,雖然知道對方是好意的,但是,總還是會想要顧及一下下自己的自尊吧!

讓我們回頭來分析一下,小明媽媽以「不」當開頭的指令都是在禁止小明做某件事情,但用意僅僅是如此嗎?其實不然,我們可以看到在有的指令後面媽媽加入了要求他去做的事情,這樣做是很棒的。在公共場所我常常聽到爸爸媽媽在對孩子下指令,例如:不要亂跑、不要摸、不要把手放進嘴巴、不要吵了……(這可以是很長的一條接龍)。的確,當孩子的行為不適當的時候,在情急之下我們脫口而出的指令常常都是一種禁止,而這往往也會產生立即的效果(對一般孩子而言),不過,效果大多是短暫的。通常過不了多久,我就會聽到同一位家長又在對同一個孩子重複同一個指令。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其實,孩子的行為通常都有他的動機,若是這個動機不能被滿足或轉移的話,那麼我們的禁止指令通常到後來效果會很差,相信不少家長都和我有類似的經驗。那麼應該怎麼做呢?簡單來說可以採取以下的方式:

1.首先,分析孩子這麼做的動機為何?這個非常重要!我們總要先了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才知道要怎麼停下他目前的行為。例如:太無聊了、累了、覺得這裡不好玩。說不定分析到後來,我們會發現問題並不在孩子的身上,而是我們大人準備得不夠充分(可參考第3點的例子)。

2.建議孩子去做其他的事情:請孩子去做其他什麼事情都好!例如:在參加喜宴的場合,孩子吃飽了以後就想要到處亂走(因為坐在那邊很無聊!),而我們並不期待他這樣做,於是我們建議他:「只要別亂跑,做別的事都可以」,結果他去看飯店的水族箱,還試圖伸手去撈魚。這個建議方式的風險就在於孩子服從了我們的要求,但他卻自行發展出其他的行為,而這個行為可能也是不能做的。優點則是在於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讓他自己來做決定,這樣子服從的可能性比較高,如果我們是在一個安全的、掌握度比較高的、封閉性比較高的環境也許可以這麼做,例如:家裡。

3.建議孩子去做一個不相容的事情:採取這個做法時,下命令的大人就要多多動腦筋了!例如:孩子要亂跑時,我們說:「來來來,過來看這個,好好玩哦!」,孩子過來看的時候當然就沒有在亂跑。這個方式的好處在於我們可以比較確定孩子會做什麼,孩子也明確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缺點就在於我們必須要當場能準確的分析,並且提出一個孩子會接納的建議,有時我們甚至得預期孩子在場合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以利我們做好準備,例如:預期孩子吃飽後會想要到處亂跑,所以,就準備了他最愛的故事書或是繪圖用品,當他在吃飽後想要到處亂跑時,我們就可以提出具有吸引力的建議,讓他服從了我們的建議,也就避免了不當行為的發生。

4.向孩子分析為什麼他原來的行動是不恰當的,以及接受我們的建議會有什麼好處:在孩子提出要求後,我們可以先反映孩子的想法,再提出我們的建議以及理由是什麼,例如:這樣做也是做他愛做的事、這樣做比較不會吵到別人。

整體而言,第1點是一定要做,至於,接下來要採取2或3就要看看現場的情況來決定,第4點就要看孩子的語言發展和智能發展如何,越成熟的孩子我們說明的理由當然就可以愈詳細些。最後,若是他真的採取我們的建議,也做出了合宜的行為,我們當然要儘量鼓勵他,促進正向行為的再次發生。簡言之:

當孩子的行為不當時,『先猜猜他的想法,然後告訴他該做什麼比較好,當他真的做好了,請多多鼓勵他(沒有實質鼓勵,至少也口頭鼓勵)』,別再一味地「不~不~不~」。如果運用得好,你可能整天下來都不需要講一個「不」字哦!有沒有人想要挑戰整天不對孩子講一個「不」,卻又能有效指正他的行為呢?

ps.孩子一再違反規定也可能是某些問題的徵兆,若有所疑問請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