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Agnieszka Bernacka, angry parent, http://flic.kr/p/ajzros, CC License) |
不妨試試以下的做法:
一、先觀察孩子表現得比較白目時,白目行為的前面是發生什麼事情,行為之後又有什麼結果。若是發現這個行為本身其實有它的功能,例如:小明看到主人家桌上的糖果問都不問就拿來吃,他知道這個方式最快可以得到他要的,這時我們要教的,應該就是教他如何用合宜的方式來得到糖果。讓他用正確的方式來取代掉不合宜的方式,而且,一樣可以達到原來不當行為的功能。
二、若是你知道他知道該怎麼做,過去也教過他好幾次,他也能夠講得出來應該怎麼做,只是當場就是很”秀逗”表現不出來正確的行為。如:依循著前面的例子,小明知道想要拿別人的東西應該要先問過,但是一見到最愛的糖果就忘了。那麼我們這個時候要教的應該就是他的觀察與判斷。要觀察什麼呢?
(1)我們在哪裡?家裡、學校、別人家、遊樂場、圖書館…等,每一個情境都有不同的規則要去遵守,例如:在圖書館就要儘量安靜。在剛開始教孩子的時候,受限於孩子的認知能力,也許一個情境底下建立一個到三個簡單的規則就好,我們要挑最重要的,最好像口號一樣的簡單,例如:圖書館裡要嘴巴閉閉、走路慢慢走。當然,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要注意的事情也就越多,不過那個時候他的認知能力應該就足以負擔了,所以,規則可以慢慢再增加上去。
(2)現場別人的反應?有人笑、皺眉頭、轉過頭去、生氣。知道在情境下有什麼規則要去遵守以後,再來就是要注意到情境當中他人的反應,尤其是他行為之前後的反應差異,如:小明發現一進門以後跑去拿糖果,媽媽變得有點生氣的在瞪他。一般來講,小孩在陌生人在場的情況下,”應該”都會比較小心翼翼,的確也有孩子都沒差的,在訓練孩子的初期,我們有必要在進入一個情境前先預告規則,以及他該注意誰的反應,例如:去小明的阿嬤家時,我們有必要提醒他,阿嬤喜歡他安靜一點(情境中的規則),也可以提醒他阿嬤都不講話時就是有點生氣了(注意他人的反應),這時候要先停下手邊在做的事,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就去找媽媽問看看。等於是告訴孩子該注意他人的什麼反應,然後怎麼做?
(3)給孩子一點甜頭,若是他能夠自己注意到該注意的,也適時展現了正向的行為,請不要覺得這樣做好只是理所當然的,然後,對於大多數的父母而言,通常都是這樣的,孩子行為良好只是「應該的」、只是「剛好而已」。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當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的行為、新的習慣,有必要在他表現出來時(或事後)予以獎勵及指出他做了什麼很棒的事,這可以是口頭獎勵、可以是事後帶他做他愛做的活動。後來,當他可以穩定地做到時,我們也許不用再刻意去獎勵他,但是口頭嘉勉還是可以持續。
簡而言之,孩子要學著認出環境中要遵守的規則,注意到別人的反應,調整自己的做法,家長要適時提示及鼓勵。
我們也許可以就簡單的告訴他要做什麼,不過,那就有點可惜!孩子總是聽命令來行事,被動了一點。教他如何去觀察,然後再把觀察到的結果和應該怎麼做結合在一起,這樣他才有機會把曾經學過的合宜行為表現出來。若是他的表現仍然不夠理想時,也許可以先提示他該注意什麼,再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這樣的過程也許比直接告訴他來得麻煩許多,但是,卻能逐步地建立他能自發性的表現合宜行為。這需要一點時間,爸媽們請耐心嘗試與引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