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情在音樂界激起了一點漣漪。
先看原文網誌,這是一篇翻譯的文章,可由下面這個連結點入閱讀。http://pansci.tw/archives/41642
後來,PanPci 科學新聞網發表聲明:
"作者Cleo寫的這篇文章在PanSci上的標題是「悲傷音樂能幫忙療癒破碎的心」,但商周網站轉載之後,自行將標題改為「五月天錯了!科學證實:傷心的人更該聽慢歌」。這樣的下標並不符合這篇文章的原意。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950&path=c"
簡言之,五月天迷們看到商周網站下的標題,像是在批評五月天而不開心了~而PanSci趕快澄清,原文根本沒這個意思。
讓我們細看這篇文章內容,它在說的其實是:
過去研究顯示,處於負面情緒的人,偏好使用愉快、正面的藝術體驗來「平衡」負面情緒;
然而在某些狀況,處於負面情緒的人,卻偏好選擇與自己心情相符的藝術產品。例如遇到人際衝突的人偏好選擇暴躁的音樂,失去一段關係的人偏好選擇悲傷的音樂。
研究者推論,也許人們會用這些音樂、電影、繪畫、小說來「同理」自己;也可能當成精神寄託來「取代」失去的重要關係。
其實,小編認為過去研究與這篇研究的「差異」才是關鍵。
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是什麼樣的人,會選擇「平衡」、「同理」或「取代」等不同功能呢?
文章中提到一個關鍵條件:人際或非人際。
人際(interpersonal)的失落,會比非人際(impersonal)的失落大大增加受試者對悲傷音樂的偏好。
而人際的衝突,會比非人際的衝突大大增加受試者對暴躁音樂的偏好。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運用這些結果:
如果你今天因為某個「人際事件」產生情緒,例如分手、喪親,那麼找個與自己情緒基調相符的藝術體驗可能效果較佳!因為藝術能同理撫慰你,在你心中填補那失去的空白。
如果你今天遭遇到的是與成就有關的事件,如比賽輸了、考試砸了,那就找個熱血振奮的電影或音樂吧!它能平衡你的情緒,讓你更快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
畢竟,藝術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有「適合」。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引發什麼樣的體驗吧!
先看原文網誌,這是一篇翻譯的文章,可由下面這個連結點入閱讀。http://pansci.tw/archives/41642
後來,PanPci 科學新聞網發表聲明:
"作者Cleo寫的這篇文章在PanSci上的標題是「悲傷音樂能幫忙療癒破碎的心」,但商周網站轉載之後,自行將標題改為「五月天錯了!科學證實:傷心的人更該聽慢歌」。這樣的下標並不符合這篇文章的原意。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950&path=c"
簡言之,五月天迷們看到商周網站下的標題,像是在批評五月天而不開心了~而PanSci趕快澄清,原文根本沒這個意思。
讓我們細看這篇文章內容,它在說的其實是:
過去研究顯示,處於負面情緒的人,偏好使用愉快、正面的藝術體驗來「平衡」負面情緒;
然而在某些狀況,處於負面情緒的人,卻偏好選擇與自己心情相符的藝術產品。例如遇到人際衝突的人偏好選擇暴躁的音樂,失去一段關係的人偏好選擇悲傷的音樂。
研究者推論,也許人們會用這些音樂、電影、繪畫、小說來「同理」自己;也可能當成精神寄託來「取代」失去的重要關係。
其實,小編認為過去研究與這篇研究的「差異」才是關鍵。
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是什麼樣的人,會選擇「平衡」、「同理」或「取代」等不同功能呢?
文章中提到一個關鍵條件:人際或非人際。
人際(interpersonal)的失落,會比非人際(impersonal)的失落大大增加受試者對悲傷音樂的偏好。
而人際的衝突,會比非人際的衝突大大增加受試者對暴躁音樂的偏好。
所以,也許我們可以這樣來思考運用這些結果:
如果你今天因為某個「人際事件」產生情緒,例如分手、喪親,那麼找個與自己情緒基調相符的藝術體驗可能效果較佳!因為藝術能同理撫慰你,在你心中填補那失去的空白。
如果你今天遭遇到的是與成就有關的事件,如比賽輸了、考試砸了,那就找個熱血振奮的電影或音樂吧!它能平衡你的情緒,讓你更快走出負面情緒的泥沼~
畢竟,藝術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有「適合」。重要的是什麼樣的內容、在什麼樣的狀況下,引發什麼樣的體驗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