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已經教大家區分什麼是「真正的餓」、什麼只是「慾望」,這篇文章的重點,是要請大家進行一個心理學家稱之為「行為實驗」的小嘗試。
什麼是「行為實驗」?顧名思義,就是透過刻意設計好的一些「行為」,來「檢驗」我們內在的某些想法與假設。而這次實驗具體的作法,就是刻意讓自己餓一頓中餐*!
許多減重的人雖然會說自己沒那麼在意「餓」這回事,但當要讓自己刻意餓一頓時,卻可能開始猶豫不決,找各種理由或藉口來推託:「為什麼要讓自己餓一頓?這太不自然了!」「大家不都是餓了就吃嗎?這沒什麼不對吧!」「不行!我會昏倒!」這時,我們才會發現,「餓」是如此不知不覺地,讓減重的人感到焦慮與不舒服,甚至相信自己無法忍受。
這個「餓一頓」的行為實驗,就是要挑戰心中的這些念頭。當你發現自己真的餓了一頓卻「沒有怎麼樣」時,才能慢慢對於自己忍受飢餓的能力產生信心。
雖然這樣的程度不及「飢餓30」,但既然稱為「行為實驗」,代表還是得事先規劃某些條件。在這個練習中,你可以先準備以下事項:
+安排適合的時段。一般而言,忙碌的工作日反而可以讓我們自然而然地「跳過中餐」。
+建立自己的「不舒服量尺」。真的覺得餓有這麼難受?回想這一生曾經經歷過的各種不舒服,比如面試、拔牙、骨折、頭痛,從0到10分(0分代表完全沒有不舒服,10分代表終極的不舒服),先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不舒服量尺」。
+評量自己的每個小時的「不舒服度」。在刻意餓一頓的這天,每個小時用你的「不舒服量尺」,評量實際上感受到的不舒服。
經過這樣的實驗,你絕對會發現,自己原本以為無法忍受、必須得立即滿足的『飢餓感』,其實是可以被你承受的!當你對於餓的承受力增加時,減重,也將變得簡單許多。
*如果你有特殊的生理問題確實需要規律飲食(例如糖尿病),請不要做這個實驗—還有很多其他對你有益的技巧在等著你!
(Photo
via Corie Howell, Creative Com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