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您的孩子背書是背在嘴巴上?還是背到心坎裡?


(Photo via John Morgan, Focus, http://flic.kr/p/7jPtyG, CC License)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小孩子小考靈光,大考卻不行!真的讓人會有點洩氣。造成這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今天我們就從人類記憶的角度(當中的一小部分)來看這個現象。

以目前比較有共識的研究結論來看,有一種分類方式將記憶分為三大類:感覺記憶、短期記憶、長期記憶。簡單來說,感覺記憶:可以保留大量的感覺訊息,忠實地記錄進入感官的感覺訊息,這些記憶瞬間即逝,只有少部分被注意到的感覺記憶會被傳送到短期記憶,被進一步的處理。短期記憶:感覺訊息被送到短期記憶以後,可進行意識層次的辨認,也易於被想到或觸及。這些訊息除非被進一步的複誦,不然,通常經過20秒就會衰退、遺忘。長期記憶:容量非常大,貯存在長期記憶裡的訊息需要經由提取的歷程才能被應用,也就是要將它先送回短期記憶中,才能將之操弄或運用。

「複誦」是一種將訊息由短期記憶轉移至長期記憶的方式,例如:我想要記得一組人家口頭告訴我的電話,我可以在嘴邊反覆的唸好幾次,然後,趕快找找看手邊有沒有紙筆,快點把它寫下來。事後,當天被別人問到時,也許我也還能夠馬上說出來,不過,時間拉長到一周、兩周,若這個號碼不常被問到,我很可能會把這個電話號碼給忘記了。這種嘴邊反覆唸了又唸,但卻不經過思考的複誦方式就是「維持性複誦」,它只能夠把訊息維持在短期記憶裡。再來看看另一個例子,大家還記得曾有個披薩的外送電話嗎?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是28825252(我不是在做商業廣告喔!)在廣告中這組28825252的數字和「餓!爸爸餓!我餓我餓!」的文字一起呈現在同一個畫面中,相信大家看了都不禁會心一笑,為什麼會笑呢?因為我們發現電話號碼原來是文字的諧音,而且,還挺妙的!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一組生冷的數字(我們要記憶的目標)變成了有意義的一句話,而這樣經過意義層次的思考過程就是「精緻化複誦」,於是我們就輕易的記住了這組電話號碼。

同樣的道理,若是孩子在記憶課本上的知識時,若他的複誦方式是「維持性複誦」,意即不努力去思考字裡行間的意義,只是一味的在嘴巴上反覆念過幾次,那麼這些唸過的書就不容易進入長期記憶,這樣的記憶用來拼拼小考應該還可以,但是,時間一旦拉長就不容易回憶了。孩子月考前勢必得再從頭唸過,但是,考前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去唸大量的書又容易造成記憶上的混亂,考出來的成果自然就不容易理想了。

那麼,要怎麼多多進行「精緻化複誦」呢?簡單來說,不妨試試下面的方式:
一、充分理解要去記憶的知識,請孩子要先弄懂哦!(因為要避免他看不懂,卻又硬背下來,硬背下來等於回到維持性複誦)
二、弄懂以後,多多應用這些知識,也許用來寫寫練習題,或者與家長、同學討論(多想想、多思考等於用精緻化複誦的方式反覆跑過幾次)
三、試著去把這些要記下來的新知識和自己已經有的知識系統做比較,例如:我有沒有學過類似的東西?它和哪些知識是相關的?甚至是相對的?
四、記憶時可以運用對個人有意義(或有趣味)的口訣來協助自己,每個人都可以開發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口訣來協助自己。

筆者得提醒一下,中年級以下小的孩子運用上述的策略可能會比較吃力,需要家長在旁邊做一些提示,甚至示範!家長可能真的得陪孩子一起讀書。雖然,這個過程有點麻煩,但是,有了家長的陪伴與討論,要去背課本上的知識就不會是那麼枯燥的事情了。況且,如果能夠藉由早期的陪伴,建立他正確的唸書習慣,那麼,對家長而言,未來反而是比較省事的,不是嗎?各位爸媽,加油,不妨試試看吧!

後記,有些孩子的學習成就不佳不單單是記憶方式的問題喔!若有需要,請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進一步諮詢哦!


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識說心語】求證你的假設_行為實驗法





      相信在台灣的民眾也越來越熟悉認知行為治療是怎麼一回事,簡單地來說,這是一套包含了解我們的既有的想法與行為,找出其中較不合理或造成困擾的信念,促進改變以達到更適應生活或舒解壓力的方法,但是我們大部份的時候都會有這種狀況:「我知道我這樣想會覺得不舒服,但是沒辦法不這麼想!」例如:要是我上台報告,我一定會緊張到一直發抖、很想吐,台下所有的人都會看到我這麼糗的樣子!

      在面對這種「不得不這樣想」的局面時,Christine A. Padesky博士提出了「行為實驗(behavioural experiment)」的技巧來協助我們挑戰這些令我們痛苦的想法,這個方法的概念是讓我們不去否定原有的想法,反而是接受這樣的假設前提,然後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驗證這個痛苦信念是否正確,來達到改變想法的目標。


      Padesky博士在2014年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的研討會中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案例,一位她正在治療中的強迫症婦女,在她的社交生活中有一件事情一直令她感到困擾,原因是她相信在交談的中間打斷他人或是插話是極不禮貌的行為,一個好人不應該有這樣的行為,因此即使她有更重要的事、心情不好、覺得無聊或是討厭時,她都不應該打斷他人,而這樣的狀況使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耗費過多時間在等待他人把話說完,沒辦法如期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以至於她越來越不喜歡參與社交活動。

Padesky博士與個案做了一個討論:「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看看是不是好人都不應該打斷他人說話!」她請個案寫下假設,並且評估這個假設的強度(0%~100%),再請個案提供一周內她會出席的社交場合。

個案說:「週末教會的禮拜結束後,我們會有餐會,可是這樣不準,因為我們教會的人都很好,一定不會有人插話的!」

Padesky博士微笑著說:「那麼就把你的實驗記錄紙帶到餐會去吧!請你觀察那1個小時中有沒有人插話或打斷他人說話。」

下週回到治療室中,個案驚訝地告訴Padesky博士:「我真不敢相信每個人都在打斷每個人說話!」

      事實上,原來插話現象本來就存在個案的環境中,只是我們會習慣把注意力放在我們相信的事情上,才不知不覺中逐漸對不合乎自己信念的事物視而不見,這是我們都會經驗到的狀況。現在,個案明白好人其實也可以有禮貌地打斷別人的談話,不會因為插話就變成了壞人,而原本那個信念的強度也明顯地減低許多。

在心理治療的療程中,行為實驗會如何進行呢?如果你也有令你感到困擾的想法,不妨與你的治療師討論或是問問自己下面幾個問題:

步驟一、預期:你對實驗的預測結果是什麼?預測結果可能發生的機率(0%~100%)
步驟二、實驗:可以做實驗觀察的時間、地點?記錄方式(記錄紙、詢問他人⋯)
步驟三、結果:發生什麼事了?你的預測正確嗎?
步驟四、學習:從實驗中你學到了什麼?下次類似情況在發生時,你再次預測可能發生的機率是(0%~100%)?

再幾回的實驗以及與治療師的討論後,你可能會發現原先困擾的想法及痛苦信念,在強度上慢慢有了改變呢~

更多關於Padesky博士的相關論文與著作,
請見http://padesky.com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如果我的孩子做事超沒計畫的,該怎麼辧?

(Photo via woodleywonderworks, heaven = 570 piece star wars lego set no homework, http://flic.kr/p/7u1A6X, CC License)
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執行功能」,它在不同學者的努力下,漸漸成為一個定義廣泛的概念,它是指數種複雜的認知處理歷程(Denckla, 1989; Welsh et al., 1991),包括工作記憶、認知彈性、認知抑制、起始、規畫、組織、推理、複雜問題的解答。這個定義還不是最後決定版,因為研究還在持續累積中。不過,每當一個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缺乏計畫時,我都會聯想:是不是孩子執行功能的發展還不到家長高度的期待?或者是家長的期望是合理的,但孩子是不是欠缺一些練習呢?

其實,嬰兒在三個月的時候,若有機會多次重複同樣的經歷,他可能會記住兩個依序發生的事件。例如:曾經有一個實驗是這樣做的,研究者在嬰兒視線的左邊以及右邊分別放了一張卡片,左邊放的是蘋果,右邊放的是橘子。當展示左邊的蘋果圖片的時候,右邊的橘子圖片就蓋起來,同樣地,在展示右邊橘子卡片的時候,左邊的蘋果卡片就蓋起來,就這樣很有次序的「左、右、左、右」輪流展示。重複多次以後,研究者發現等他們展示了橘子卡片並且把它蓋起來的時候,孩子的視線就會往左邊蘋果卡片的位置看過去,即使那時蘋果卡片還是蓋著的!

換言之,記住事情發生的順序,並且利用這個順序來預測事情的發生是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出現的能力,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本能!那~為什麼我們那些幼稚園或者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做事情好像都不會想一下,要求他不能做的事情還是一錯再錯?或者做事總是漫無章法?大部分的過動兒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不過,這並不代表一般的孩子完全不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尤其是個性衝動一點的孩子。

要改變這樣的孩子不妨從日常生活中的開始,只要不是在趕時間的狀況下,不妨多利用生活中的機會,儘量邀請孩子對接下來的事情做規劃,例如:星期六的早上要帶孩子出門騎腳踏車,我們可以給他一個包包請他帶需要的東西,然後,看看他會有什麼反應。有的孩子也許就不管了!穿上拖鞋,拉了腳踏車就要出門,這個時候我們不妨就先提示他:「陽光很大,要帶什麼呢?」(提示的時候盡量不直接告訴他答案)慢慢的引導他將需要的東西準備完成。

要領就在於:(1)先把匆匆忙忙的孩子給緩下來,(2)引導他去思考等一下會發生的事情,然後,(3)針對他想到的事,來想想該做什麼樣的準備,(4)儘量利用生活中的每一個機會都邀請他去想一想。讓孩子在這樣的過程當中練習主動去思考未來的事情,並且,逐漸地建立這樣的習慣。要注意喔!『盡量用提示來取代指示』;『盡量用討論與合作來取代事事幫孩子做』。也許一開始孩子總是想不到什麼,沒關係,耐心給點提示,針對同樣的事重複練習,也許中班以下的孩子都是需要我們提示的,到大班以後可以期待請他停下來想,然後,他就能夠自己想得到部分(也許還是不夠完整)。小學之後,可以期待他越想越完整,甚至,即使沒有經歷過的事情,只要與曾有的生活經驗不要差太遠,他也可以試著去揣摩看看(中年級以後)。

這樣的過程也許比直接告訴他要做什麼來的辛苦,但是沒有這樣慢慢地用功夫去磨,又要怎麼期待他會有三思而後行的習慣呢?辛苦的爸媽們,加加油!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小孩有點白目怎麼辦?

(Photo via Agnieszka Bernacka, angry parent, http://flic.kr/p/ajzros, CC License)
小朋友從幼兒到學齡兒童的過程,除了在智能、體能上有很大的進步以外,在人際互動上也有有很大的變化。不可諱言的是,嬰兒時期一開始較為重視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然後,隨著他身體運動能力的進步以及對於環境的探索與掌握,漸漸會會想要試著掌握這個世界(如:操弄玩具、自己動手做),這個時候的幼兒會比較自我中心,偏偏又不夠聰明,他可能會想要做什麼就要達成,也不太好溝通。再過來到了就讀幼稚園的時期,語言和智力都有更多的進步,他能注意到的事情就更廣了,也更能理解大人的溝通。伴隨著幼稚園小社會的磨鍊,多數的孩子都能夠漸漸的學到社會互動的規則,如:在教室的規則、老師的臉色不悅時應該要聽話。若是這方面一直都沒有發展得很理想,和同年齡的孩子比較起來顯得更不懂事、更容易在狀況外,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有必要幫他一把。

不妨試試以下的做法:
一、先觀察孩子表現得比較白目時,白目行為的前面是發生什麼事情,行為之後又有什麼結果。若是發現這個行為本身其實有它的功能,例如:小明看到主人家桌上的糖果問都不問就拿來吃,他知道這個方式最快可以得到他要的,這時我們要教的,應該就是教他如何用合宜的方式來得到糖果。讓他用正確的方式來取代掉不合宜的方式,而且,一樣可以達到原來不當行為的功能。

二、若是你知道他知道該怎麼做,過去也教過他好幾次,他也能夠講得出來應該怎麼做,只是當場就是很”秀逗”表現不出來正確的行為。如:依循著前面的例子,小明知道想要拿別人的東西應該要先問過,但是一見到最愛的糖果就忘了。那麼我們這個時候要教的應該就是他的觀察與判斷。要觀察什麼呢?
(1)我們在哪裡?家裡、學校、別人家、遊樂場、圖書館…等,每一個情境都有不同的規則要去遵守,例如:在圖書館就要儘量安靜。在剛開始教孩子的時候,受限於孩子的認知能力,也許一個情境底下建立一個到三個簡單的規則就好,我們要挑最重要的,最好像口號一樣的簡單,例如:圖書館裡要嘴巴閉閉、走路慢慢走。當然,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要注意的事情也就越多,不過那個時候他的認知能力應該就足以負擔了,所以,規則可以慢慢再增加上去。
(2)現場別人的反應?有人笑、皺眉頭、轉過頭去、生氣。知道在情境下有什麼規則要去遵守以後,再來就是要注意到情境當中他人的反應,尤其是他行為之前後的反應差異,如:小明發現一進門以後跑去拿糖果,媽媽變得有點生氣的在瞪他。一般來講,小孩在陌生人在場的情況下,”應該”都會比較小心翼翼,的確也有孩子都沒差的,在訓練孩子的初期,我們有必要在進入一個情境前先預告規則,以及他該注意誰的反應,例如:去小明的阿嬤家時,我們有必要提醒他,阿嬤喜歡他安靜一點(情境中的規則),也可以提醒他阿嬤都不講話時就是有點生氣了(注意他人的反應),這時候要先停下手邊在做的事,如果不知道該怎麼辦的話,就去找媽媽問看看。等於是告訴孩子該注意他人的什麼反應,然後怎麼做?
(3)給孩子一點甜頭,若是他能夠自己注意到該注意的,也適時展現了正向的行為,請不要覺得這樣做好只是理所當然的,然後,對於大多數的父母而言,通常都是這樣的,孩子行為良好只是「應該的」、只是「剛好而已」。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當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的行為、新的習慣,有必要在他表現出來時(或事後)予以獎勵及指出他做了什麼很棒的事,這可以是口頭獎勵、可以是事後帶他做他愛做的活動。後來,當他可以穩定地做到時,我們也許不用再刻意去獎勵他,但是口頭嘉勉還是可以持續。

簡而言之,孩子要學著認出環境中要遵守的規則,注意到別人的反應,調整自己的做法,家長要適時提示及鼓勵。

我們也許可以就簡單的告訴他要做什麼,不過,那就有點可惜!孩子總是聽命令來行事,被動了一點。教他如何去觀察,然後再把觀察到的結果和應該怎麼做結合在一起,這樣他才有機會把曾經學過的合宜行為表現出來。若是他的表現仍然不夠理想時,也許可以先提示他該注意什麼,再看看他的反應怎麼樣。這樣的過程也許比直接告訴他來得麻煩許多,但是,卻能逐步地建立他能自發性的表現合宜行為。這需要一點時間,爸媽們請耐心嘗試與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