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心理師說書】12頁_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



你有社交焦慮的問題嗎?

      有些人一旦進入社交場合中,便會出現無法控制的焦慮感、過度的自我覺察也給自己更高的要求、害怕且貶抑自己任何公開的表現。久而久之,總是害怕別人發現自己哪裡不夠好?迴避了聚會、人多的地方,甚至錯過了自我肯定的機會,把自己宅在家裡、藏在角落,這不只是內向害羞而已,常常影響了工作、人際及日常生活功能,也可能伴隨憂鬱及藥物、酒精等物質成癮等問題。

      我們稱這樣的情況為「社交焦慮症」,社交焦慮症可以改善嗎?不論是從臨床實務或實徵研究來看,其實是可以的

[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是瞭解自我很重要的一個方式,自我覺察也可以界定是「個人對自己個性、能力、慾望等方面的瞭解」,甚至“合適”的自我覺際可以有治療及改變的效果(完形治療學派),但你有沒有想過,當這個自我覺察的能力過於提升時,反而可能是負面的影響,是導致社交焦慮或憂鬱症的特性之一

      社交焦慮者可能更容易聚焦自己焦慮的身體症狀及行為,如:發熱、冒汗、發抖、心跳加快及不知所措等,也更輕易覺察且放大自己不舒服的情緒及想法,如:緊張、擔憂、難為情、羞辱或丟臉等。而這些突兀的症狀及感受,又可能再升高了焦慮者的自我覺察,這樣負向惡性循環的情況下,自我覺察就可能降低你處理外在訊息的正確度,讓一切問題變得更糟糕,變得無所適從。

      所以降低過高的自我覺察,反而成為了改善社交焦慮的方式之一,而降低自我覺察的關鍵方式,是學習把注意力放在周邊正在發生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內在狀態,必須有意地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並且放到別的事情上,當然這樣的概念及練習並不容易,所以姬蓮恩.巴特勒(Gillian Butler)在書中提供了兩階段式的指引,來幫助你重新分配注意力:

1、別去想不愉快的經驗
     減少沉浸在惱人的負面經驗裡

2、用別的東西填滿你的心靈
     學習控制注意力,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人或事務上

      當然這樣的練習並不是要你完全注意其他事務,而忽略了內在自我覺察的能力,所以姬蓮恩.巴特勒是要社交焦慮者學習控制它,在內在聚焦(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和外在聚焦(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別人身上),這兩個注意力極端的投注方式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中庸之法,讓注意力及自我覺察可以自由掌控,如此一來也社交焦慮者就可能可以輕鬆的做自己,並自在的與外界人事物相處。

      以上關於「自我覺察」與「社交焦慮症」的理論與技巧,摘要自「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一書中,當然自我覺察也只是此書談治療社交焦慮症的其中一部分而已,此書除了先讓我們理解什麼是社交焦慮外,很有系統的提出各式克服社交焦慮的策略與技巧,也完整實用地附上一些練習表格。

      你,或是你的親朋好友們,有人是一個受社交焦慮所苦的嗎?今天,想將這本書誠摯推薦給你。


社交零壓力:擺脫焦慮,重塑自信
Overcoming Social Anxiety and Shyness: A self-help guide using 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
作者:姬蓮恩.巴特勒 Gillian Butler
譯者:陳品皓


2013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親子心樂園】利用視覺提示來增加自發性

(Photo via Louish Pixel, Danboard Parent Child Strobist, http://flic.kr/p/8oF78B, CC License)
孩子做得到,也願意做,但還是常常需要我的提醒,真是覺得有點煩!

不知道在你家是不是曾發生過這樣的情形?在唸小學的孩子孩要出門上學時容易忘東忘西,已經跟他交代過好多次了,他知道要檢查,也知道應該要事先準備,早上出門的時間也不趕,可是往往在出門的當下你還是能發現他漏了什麼。你稍微提醒他一點點,他又可以馬上全盤想起,然後迅速予以補救。幾乎每一個上學的日子如此這般的循環再循環,煩都煩死了!不提醒他就讓他忘記帶,讓他被老師責難以換取教訓也沒有長期的效果。孩子被罵了,苦著一張臉回來,我們問他要如何改進,他又講得頭頭是道,可是~~明天早上照樣做不到啊!我們天天提醒真的覺得很煩,孩子天天被唸也不高興,怎麼辦呢?

會造成這種情形的原因不少,可能孩子還小、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都是可能因素。今天我們先談簡單一點,就先假設孩子的能力和情緒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自我管理的能力還在發展中。這樣的話,孩子看似有這樣的能力但卻表現得不太穩定,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一些提示。請見以下說明:

一、口頭提醒:這是最常被大家使用的方式,也是提示的一種。優點是孩子可以聽到要做什麼,缺點是他只要負責聽以及執行就好,想都不用想,長期下來好像看不太到什麼進步。

二、視覺提示:這種提醒的方式就是藉由讓孩子看到,然後,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以前那個例子來說我們如果應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我們可以採行以下的方式:
1)位置的接近性:將孩子上學要帶的東西全部都堆在門口的櫃子上,而且應用種種的方式(如:繩子、扣環)將出門要拿的袋子和書包的背帶全部綁在一起,孩子只要記得把書包背起來,自然就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提袋通通都帶走了。我們在前一天晚上要睡覺之前,就和孩子先把出門要帶的東西按照聯絡簿的要求準備好,然後,將這些東西放到門口的櫃子上,把東西都綁好。我承認運用這個策略我們要和他一起事先準備,我們的輔助仍然是相對比較多的。
2)圖形或文字提示:將出門前需要檢查的每一步過程用圖形或文字的方式寫出來,然後,將這個提示卡貼在大門的背後,建議面積儘量大一點。提示卡上面標示的檢查步驟儘量有一定的規則,這樣子我們要建立口訣也會比較方便,例如:從上摸到下,摸頭頭看看有沒有戴帽子、摸臉臉看看有沒有帶眼鏡和口罩、摸肩膀看看有沒有背書包、最後雙手空空的一手要提一個袋子喔。圖形的內容就可以包括出門要帶的東西,例如:帽子、眼鏡、口罩、書包、餐袋、美術用品,如果孩子的年紀比較小,建議就直接用物品的照片(畢竟現在拍照很方便,拍完再將照片放到word裡排版再印出來就好),當然若是孩子已熟悉國字,也可以用文字表示即可(建議字印大一點)。
3)等到行為穩定之後,提示可以漸漸退場:前一天晚上陪孩子準備書包是一種提示;看到孩子出門前還在晃來晃去就帶他去看貼在門口後面的提示卡,陪他背背口訣,然後請他一樣一樣照著做,這樣也是一種提示;當然!用嘴巴講要拿什麼也是一種提示,只是輔助的程度不一樣。如果時間不是那麼急迫的話,儘量不用大人去一件一件地告訴他,只要提醒他去看提示卡就好,或是在口訣上開個頭看他能不能背完,若是他做了但是不完整,就請他再看一下提示圖卡片或是再背一次口訣,檢查自己到底漏了什麼。剛開始他還很不熟悉時,我們完全提示「需要一件一件地告訴他要準備什麼」,提示退場一點就改成「請看提示卡,陪他依卡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看提示卡來背口訣,陪他依口訣來準備物品」,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去看提示卡,自己快點準備,或是在口訣上起個頭,然後讓他自己唸完,自己準備」,提示再退場一點就改成「時間差不多了該做什麼呢?」

在這樣的過程當中,孩子就不再只是依照你的指令來做事,而是漸漸在思考上有了負擔,他得知道自己該看什麼或者自己該記得什麼(甚至下一步是什麼)。運用視覺提示的方式,有恆心照著做一個月,連幼稚園中班、大班的孩子都可以練好自己上學出門前應該帶什麼,有需要的爸爸媽媽加加油試試看吧!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若是孩子老是「做得到,卻不願意做!」而且運用上述的方式也練不會的話,我們要考慮的事情就會比較多了,例如:注意力不足、出門的時候心不在焉、沒有睡飽、太過於緊張、故意要惹你生氣等等。建議找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一喔!

2013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識說心語】情緒反應的後設認知模式






        那天,和一個可愛的女生會談。
        這個女孩因為多次情緒失控、重複的自我傷害、甚至自殺嘗試而被轉來做心理治療。第一次看到她時,會好奇這樣一個看起來打扮得美美的、看起來自信獨立的女孩,到底發生了甚麼事。從會談中理解她的生活狀況,知道她在學業上的表現優秀,能力極強、能把很多事情處理得很好,深得指導教授器重。聽她侃侃而談,你會覺得她是個聰明、理性的女孩。
        
        嗯,理性。
        一種矛盾的感覺。

        矛盾來自於,當她好好地坐在會談室中,條理分明地談她這一兩週,又怎麼樣地情緒失控、鬧得家裡雞犬不寧時,你會覺得有點難想像,描述這個故事的人、和故事中失控的主角,是同一個人。你會以為,失控的是她的姐姐或妹妹,而她是那冷靜的旁觀者。
        以及,在一次深度放鬆、聚焦於感覺的探索中,繞過堅強的智性思考,看到了脆弱的眼淚、洶湧翻騰的情緒。你知道,有情緒在那裏,她傾向藏起來的。當她駕馭不住時,情緒就用一種極端強烈的姿態出現,吞噬她。

        於是,決定先和她談談,她的情緒經驗歷程、和她對情緒的看法
        她說,當自己因為某件事情心情不好時,會很快地壓抑那種不好的感覺;有時候,可能會看電影讓自己分心、或喝酒讓自己不去想。表面上看起來沒事,但過一陣子,她會感覺變得憤怒,這越來越不舒服的感覺也會讓她自責,怎麼沒有控制好情緒;而最後,好像就整個失控了、常常會失去理智地傷害了自己。
        我請她往前倒帶,想想當開始感覺心情不好時,自己的反應。她說,很快地壓抑可能來自於,對於情緒的害怕和不知所措

        我向她介紹了一個「情緒基模的後設認知模式」,告訴她這樣的情況並不孤單,但可能在她的情緒失控問題扮演重要角色。

        讓我們來看一下,Leahy博士所提出的這個情緒歷程模式:





        Leahy博士認為,我們對於情緒反應的概念和處理方式(可稱為情緒基模),會影響情緒的後續發展。當個體注意到自己有情緒時,會有兩種反應方向:正常的、或病理性的。
        覺得「有情緒是正常的」的個體,較能走向接受情緒表達情緒認可情緒經驗從經驗中學習等。
        而所謂病理性的反應方向,指的是當個體注意到情緒不舒服時,容易有認知上的逃避,可能造成解離暴食飲酒情感麻木等;當情緒、感覺未被妥適處理,就可能感受到情緒在程度上失控、和/或時間上的持續,可能造成更多的反芻思考或擔憂、逃避問題情境、或責怪他人等。同時,在病理性的情緒歷程中,經常伴隨著一些負向的情緒觀點,像是對情緒感到罪惡、感到和別人不一樣、覺得情緒難以理解接受等。在病理性的情緒基模中,個體會覺得「情緒是個問題」,且感覺無助。

        Leahy博士透過研究結果提供了某些可能與憂鬱、焦慮相關的情緒認知證據,也在一本談認知治療技術的書中,提供情緒基模的辨識與介入訊息,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延伸閱讀】。

        而回到前面的女孩,當我和她說明了這樣的一個情緒反應模式後,我問她有甚麼樣的理解或想法?
        她說,以前沒有想過,逃避情緒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負向循環、造成不想要的情緒失控結果。在認識了情緒模式後,她願意試著去理解、允許自己的情緒
        期待這樣的一念之轉,可以在生活中持續發酵。


 
【延伸閱讀】
1. [文章] Leahy, R. L. (2002). A model of emotional schema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 9(3), 177-190.
2. [書籍] 《認知治療技術》,五南出版。翻譯自Leahy博士的《Cognitive Therapy Techniques: A Practitioner's Guide》。



(Photo via lauren rushing @ flickr, CC License)

【親子心樂園】以「控制感」的角度來談處理孩子的焦慮與煩惱

新增說明文字
國小三年級的小明在經歷搬家、轉學之後,根據媽媽的反映,出現了下列的情形:首先是本來不用和媽媽一起睡覺,突然又想要跟媽媽一起睡覺。其次,又把過去蓋到已經快爛掉的小被被拿出來,有事沒事就摸一摸,還問媽媽可不可以帶到學校去?在學校,本來是活潑外向的小明卻變得比較沉默、被動,不僅僅上課不再舉手發言,下課也不和同學玩只是坐在那邊看著,甚至,有時會在上學前向媽媽哭訴著說不要去學校。媽媽也會向老師詢孩子在校的情形,老師知道小明還在適應期,對他的要求都是比較寬鬆的,也會在課後關心小明,也沒有觀察到有同學排擠的情形,他的學習進展也大致沒有問題。後來,經歷過轉學後的第一次月考,成績也還不錯,小明也漸漸恢復成平常的樣子。

在上面的例子當中,出現了一般孩子在轉學的時候會出現的現象,你可能和筆者都發現了孩子在轉學時感受到比較多的焦慮,他可能擔心:不知道老師兇不兇?不知道同學會不會不理我?不知道那個學校會不會教的比較難?……這種種的不確定都可能引發孩子一定程度的焦慮。即使沒有遇到轉學,在不同的求學階段孩子擔心的事情不一樣,例如:國高中的孩子可能對於未知的、難以掌握的升學考試結果感到焦慮。我們大人也一樣,如果我們想要去的某個國家自助旅行,要去陌生的國家面對不確定的事情我們難免會有所焦慮,面對這樣的焦慮我們會怎麼做呢?一般人會在出發前盡量地去收集資訊、預排行程(當然,有的人是比較隨性一點,不見得需要做這麼多的功課)。這背後的道理其實一樣,都是存在着焦慮的感覺只是程度的輕重不同。

人在面對不確定的環境或是不確定的未來時會感到焦慮,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小孩更是如此!孩子個人可以動用的資源,舉凡:金錢、人際、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等,都遠遠的不及大人,所以,當他們面臨到環境中的變動或者是不確定性時,本來就比較容易擔憂的孩子會顯得更脆弱一點!。情緒上或是氣質上比較穩定的孩子我們就不談了,他們的適應能力會比較好,以下來談談要如何幫忙比較容易擔心的孩子去面對環境中的不確定性,筆者認為以下幾點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第一點-儘量事先預告:最好可以將變動的時間點、變動的事情、可能造成的影響、怎麼解決等等都預告給孩子知道,讓孩子清楚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他可以怎麼做。當然,隨著孩子年齡、智力發展的不同,我們表達的方式要有所調整,語言能力已發展良好的孩子,口頭告知是大家最習慣的方式,但是,若孩子的語言發展還沒有那麼好,我們要怎麼告知呢?這是一個不錯的主題改天我們再細談吧!預告可以讓孩子在心理上有所準備,也可以讓孩子準備去告別已經建立的人際關係。

第二點-在變動當中盡量留下不變動之處:以小明的例子為例,搬家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一定要馬上轉學嗎?暫時多花時間通勤可行嗎?家庭生活當中,親子陪伴的時間、能一起做的事情、喜歡去的店還可以繼續嗎?在不同的情境下考慮的點都不同,大原則就是暫時盡量讓變動的部分可以少一點,然後,再慢慢逐步調整成新的生活環境或規律。

第三點-讓孩子可以為變動或是未知做些什麼:以升學考試的結果為例,那真的是非常難「操之在我」,也讓孩子們非常的擔心。除了陪孩子惶惶不可終日以外,我們除了同理孩子焦慮的感受並且反映給孩子,我們還可以陪著孩子一起想想什麼是"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因為面對升學考試,不可能有萬無一失的完美解決方案),例如:我要完整的把三年的國文複習完,那麼,還有一百五十天我該怎麼辦?也許可以找到一大本總複習的測驗卷,我每次看完測驗卷一回的進度,就寫一回的測驗卷,我每星期三和星期六都要寫一回。大原則就是簡單、具體、可執行的,完全不打高空,讓孩子可以一步步去做。當孩子可以為不確定的事情做些努力的時候,那種因為未知而產生焦慮自然得以下降。

上述三點,均有助於孩子去重新掌控整個局面,這就是文章標題所提到的「控制感」,當孩子覺得這個情況是他能控制的,他自然就不會這麼的焦慮。當然,「控制感」也有強弱,能夠完全「操之在我」時控制感很強,不能操之在我時,至少讓我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或是讓我知道還可以做些什麼也好吧!

最後,我還是要提醒,有些孩子就是比較容易緊張,而且他也講不出明確的理由,或者是別人已經再三跟他保證他還是放心不下,要處理這些孩子的情緒可能不是上述三個原則就可以搞定的!這個時候請與專業的臨床心理師討論喔!

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電影心視界】全面啟動-一個意念可以改變自己,一個改變需要勇氣



      克里斯多福諾藍(Christopher Nolan)喜好在劇情裡擅用創新邏輯與華麗規則,跳躍多元又非線性說故事的方式,讓觀眾抽絲剝繭時又深入陷漩渦裡,這樣的能力,相信不少人早已在他2006年的《頂尖對決(The Prestige)》徹底領教過了。而《全面啟動(Inception)》也一樣是這樣的一部電影,更利用最簡單的想法去貫穿極為複雜又精采的劇情。而身為心理師的我,在《全面啟動》更看到了一些與心理治療中的某些元素不謀而合的相近處: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所扮演的心靈犯罪高手-考柏(Cobb)在一開場便提到了一段話,一段象徵全戲的核心概念,也可以說是一段說明了人為何會受情緒困擾的話。

最頑強的寄生物是什麼?是細菌?是病毒?是『信念』,最頑強…也最具傳染性。當信念在腦海裡根深蒂固下,便幾乎是不可能消滅。
What is the most resilient parasite? Bacteria? A virus? An idea. Resilient... highly contagious. Once an idea has taken hold of the brain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eradicate.



電影海報截自電影官網

      我們常在心理治療的過程裡,不斷試著調整個案的偏差行為與情緒,但有的時候,就是不得其門而入,甚至,有的個案連自己都無法理解,改變為何如此困難?原因可能就在個案有著頑強的負向『信念』,所以常要在治療裡,常常探討所謂『不合理信念』,與找出那些困擾個案的『自動化思考』。這些負向的信念,正是最難連根拔除的寄生物,這些念頭雖然可能微小又簡單,但若心裡完全地被建構起,在腦裡深深地被釘住,就可能在意識下開始徹底影響行為。就像憂鬱症患者一樣,在憂鬱症患不斷反芻(rumination) 類似“自己是一個很無用的人”這樣的負向信念,雖然這樣的念頭看似簡單,但簡單的負向信念若在個案心裡,像種子般被埋在深層裡,就可能改變任何事,個案的思維行為就會跟著有所牽連,甚至改寫所處世界的氛圍,建構出無望無助的世界。

以下微雷。
--------------
      導演在戲裡除了強調,信念可能會從潛意識的夢中醞釀發酵,無止盡的影響現實生活外,導演更在《全面啟動》埋上另一項令人玩味的觀點:只要願意,也有勇氣,就有改變的可能性。男主角Cobb因為不肯面對對妻子的罪惡感,把不安的過去鎖在每次的夢境裡,更用一次又一次的自責來贖罪,就像心理治療裡的個案一樣,常常走不出過去創傷記憶,又不停讓自己陷入熟悉的負面事物,像在夢裡一樣切割不了過去與現在,也容易分不清楚現實與幻想,而我們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不正也是引導個案處理過去的創傷記憶與未竟事宜,慢慢找出深埋在心理的負向信念,並陪著個案找到勇氣來挑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那會變成你說出的話;

注意你所說的,因為那會變成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那會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那會變成你的特質;
注意你的特質,因為那會形成你的命運。
所以說,我們怎麼想,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柴契爾夫人

      這些的概念也和柴契爾夫人最經典也最精彩的一段話十分相似,
我們是否都在內心深處被自己植入過某個簡單的信念,而這個信念在不斷反芻及驗證下,根深蒂固的影響自己對人事物的觀感,甚至影響了自己所處的世界,若有一天,這個信念被發掘了,是否就能更了解自己,而且加上勇氣,我們甚至有能力改變自己,也改變你所看到的世界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識說心語】心痛的真的會「痛」






你知道,「心痛的感覺」不只是一種比喻嗎?


生而為人,我們是社會性的動物;若缺乏良好的社會互動,我們就會覺得「痛苦」。 注意到了嗎?這種源於人際之間的情緒經驗,在各種語言中,卻不約而同使用了一個「身體性」的形容詞:疼痛。舉例來說,我們會說「心痛」、「心如刀割」、「心碎」。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經驗,會讓我們感覺有如身體的疼痛呢?研究者用大腦造影,告訴我們可能的答案。

在實驗情境中,受試者躺在fMRI中玩一個電腦遊戲。他被告知,玩遊戲的對象是另外兩個受試者,但實際上,其他兩個角色都是由電腦程式操控假扮。第一回合,這些電腦操作的角色,跟真正的受試者玩傳球合作無間,如圖的情形。第二回合,另外兩個角色玩沒多久,就自顧自地玩了起來,無禮地不把球傳給真正的受試者,甚至完全冷落他,如圖


結果發現,當被「排擠」的這個時候,幾個大腦區域亮起來了,特別是一個稱為背側前扣帶皮質(dorsal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的部位;這個部位在過去的研究已發現,與生理疼痛引發的情緒有關。


原來,被刀子割到的疼痛,跟受到排擠拒絕的難過,牽涉到大腦的同一個部位。


研究人員更進一步好奇嘗試:用來緩解生理疼痛的藥物,也可以減輕人際之間的痛苦嗎?這次,他們找來25位受試者,其中一半吃強效的止痛劑「泰諾」,另一半吃安慰劑,每天兩顆,持續三週。結果發現,服用泰諾的受試者,大腦中「社交排擠」的區域比較不活躍,也真的覺得比較不難過。


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情緒與生理作用之間的複雜交互關係。


在這個研究中,我們看到社交排斥不但會造成情緒的「苦」,也可能真的帶來身體的「痛」。而想一想,當身體正在疼痛時,我們是不是對於人際上的挫折也變得特別敏感呢?因此,「社會支持」在許多的研究中發現,有助於緩解生理疼痛與心理痛苦,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所以,當看見別人遭受痛苦時,給予同理接納式的瞭解,甚至可能比強效的止痛藥還要有效呢!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親子心樂園】當孩子的情緒已經爆發了!在情急之下,我該怎麼做?

(Photo via Mindaugas Danys, scream and shout, http://flic.kr/p/6JMMkb, CC License)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是一個相當實用的問題,討論處理情緒問題的書也很多,昨天在知名的網路書店用「親子 情緒」來進行搜尋,結果出現了九百多筆!相信不少爸媽也曾經試着買過這樣的書籍來看,在看書的當下總覺得書上講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心的從第一頁看到了最後一頁,然而,書上的訊息非常豐富,所以,當孩子一旦出現了情緒的狀況,在那個情急的當下,還真不知道要運用當中的那一段來處理眼前的情形。

筆者今天就試著不自量力的從這麼多處理情緒的知識當中,提出比較簡單的幾條原則,希望讓各位需要的家長能夠簡單記住,然後,能夠在情急的時候還是記得用。當然,我還是要小小提醒一下,如果下面簡單的原則在你的環境中不管用時,請進一步尋求臨床心理師與你一起討論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認為當孩子的情緒已經爆發了!在情急之下,只要記得兩個處理情緒的思考方向就好:

第一個是「問題解決」:如果孩子能夠講得出引發他情緒的因素,或者家長可以運用平日的生活經驗推論出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那麼事情就變得簡單許多,我們能夠幫孩子解決問題的話就盡量幫他解決問題,一旦問題被解決了,他的情緒也就自然好轉了。我們大人不也一樣嗎?背負著二、三十年期房貸的朋友不免多多少少有些焦慮嗎?例如:焦慮自己的工作夠不夠穩定?會不會出現突然的支出?如果能夠中個大樂透的話我相信房貸這件事所引發的焦慮應該就完全沒有了。孩子也一樣,若是因為玩具被搶走而哭泣,那麼家長出面主持正義把玩具拿回來後,大多數的孩子應該就會停止哭泣了。不過,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能夠馬上當下被完美解決的,而且有的時候是孩子在挑戰我們的管教原則而且我們又不一定能夠讓步,所以,我們就需要第二個思考方向。

第二個是「情緒安撫」:要運用這個思考方向來解決孩子的情緒問題,我得承認,平時就要先有一些努力了。什麼樣的努力呢?首先,平常就要有進行挫折忍受力的經驗(請參考心理一思部落格【親子心樂園】http://ppt.cc/QNTX  裡面的文章:「Wish lists!想要的東西?它也是訓練孩子的好幫手」、「訓練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可以從哪裡開始呢?」)。若經過訓練,這時我們可以試着先反映出他的想法,然後提出在時間上較為延後的解決方案(如:下午再讓你做這件事好不好?),或者提出不完美但應該可以被接受的解決方案。我們有針對孩子的想法在做回應,也等於我們表達出對他的理解,這樣的表達就具有一定的安撫效果,當然,若是孩子他覺得當下的挫折實在是太嚴重了,那這樣的安撫其實是不足的,所以,我們接著提出的解決方案,延後的時間愈短或是替代方案與原來的期望愈接近,孩子的情緒應該愈能被安撫。其次,如果問題實在是沒有辦法被解決,就只好試着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看看能不能夠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也會令他滿意的事物上,再不然,離開引發情緒的情境去冷靜一下是常見的做法。再者,若是面對學齡期的孩子,也可以試著去調整他的想法,藉由調整他的想法來改變他的情緒。不管是要提出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或是改變想法,這個時候是以「冷卻孩子的情緒」為上,避免在言語中的用詞出現火上加油或是落井下石的效果。

所以,最後小小總結一下,家裡的小火山爆了怎麼辦?

第一步:辨識出引發小火山爆發的因素
第二步A:能問題解決就問題解決

第二步B:不能問題解決就走情緒安撫路線,提出替代方案、轉移注意力、脫離當下情境或是改變想法都是可以考慮的做法。太火爆時先冷靜為上,情緒下來一些後再說吧!

平時就要有練習挫折忍受力的機會,讓孩子平時就有被「小小拗一下」的經驗,到了緊急時「第二步B」才較有成功的機會。這樣應該簡明許多了吧!至於,要怎麼去調整孩子的情緒呢?嗯!有機會再以這個為主題來寫一篇吧!

其他親子相關主題請見:心理一思部落格 http://ppt.cc/QNTX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電影心視界】謝罪大王-同理心是最終極的謝罪法


      這部充滿日式搞笑風格的喜劇,相信喜歡電影「舞妓哈哈哈」、「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眾應該都會喜歡,由導演水田伸生、編劇宮藤官九郎與喜劇演員阿部貞夫這個喜劇鐵三角組合再次合作的作品,故事從一個專業謝罪師開始,打著從調解糾紛到國家存亡,都可以用道歉解決的口號,並且示範日本文化中道歉的最高境界「土下座(Dogeza)」的分解動作,讓你道歉一次就上手,看到這個介紹時真的感到非常有趣,道歉這個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舉動,竟然也被日本的達人文化昇華到需要有謝罪師這個角色來幫忙處理道歉問題,不過無往不利的謝罪師竟然也開始遇到了困難,世上竟有土下座也解決不了的棘手狀況,不管再怎麼努力表達歉意,就是不被接受時,該怎麼辦?

電影海報截自電影官網


   心理學家研究為什麼道歉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發現原來當道歉的內容符合受害者的自我建構(self-construal)時,更容易得到原諒(當然能否得到原諒還有一個重要關鍵是傷害的程度,傷害程度越大越不容易得到原諒,但在這邊我們先假設傷害程度是受害者還能夠承受的)。自我建構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指的是人們如何感知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涵蓋了認知、情緒及行為,也影響了我們如何面對人際衝突。自我建構可以分成三部分-獨立自我(independent self)、關係自我(relational self)、集體自我(collective self)。這三個成分在每個人的自我建構中所佔的比例不同,時常我們也可以體會到每個人對於相同的人際互動,各自的解釋也有所不同。

   獨立自我較強的人傾向將自己視為分離於團體以外的個體,重視自己的權益,較能勇於追求自己的目標,他們的關係以交換需求為目的,他們期待付出可以得到相應的特殊利益,因此對獨立自我類型的人道歉時,要用提供補償的方式道歉比較能夠得到原諒,比方說損害賠償式道歉(受害者得到應得的賠償)、處罰式道歉(冒犯者或犯錯者得到應得的處罰);關係自我較強的人則重視與他人的關係品質,感覺自己和他人基本上是連接在一起的,他們較關心他們在關係中的狀態,對於目標的追求也以關係為基礎,在人際關係上花費較多心思也可能有較多的感受,因此對關係自我類型的人道歉時,要用表達情感的方式較能夠得到原諒,讓受害者感覺到情緒被理解、貼近受害者的狀態時,更容易得到原諒,比方說感同身受式道歉(站在受害者角度設身處地的考慮);集體自我較強的人像是關係自我的擴大,上面所說的「我」變成「我們」,以團體的規則、運作及期待為主要考量,他們重視對於團體的承諾及影響,因此對於這集體自我較強類型的人道歉,要使用承認錯誤為主,像是政治人物、公眾人物時常使用這個方式向社會道歉,贏得原諒。

   雖然可以將人簡單分成上述三類,但是似乎總歸一句話,怎麼道歉才能獲得原諒?最重要的是「同理心」,也就是我們能否理解受害者的想法與感受,並且感同身受,然後仔細聽聽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才能提供他所希望得到的回應,這一連串的過程都完成了,可能就是促成道歉成功的關鍵,我想這是謝罪大王裡面想要告訴我們的終極謝罪法,無關乎形式、語言、姿勢或時間,當我們可以理解受害者的狀態,聽見對方想要的,就能夠作出適當的回應,化解衝突。

來看看謝罪大王的預告吧,直接點這裡